“刚落地的孩子,都是见风长的”听见这话的景夫人在一旁装模作样的叹了口气“只怕再这样长下去咱们这两把老骨头就要抱不动喽”
“你说你自个儿,可别捎带上我”公主闻言不轻不重的瞪了她一眼“我今儿上马车之前还挥了一套鞭子呢”
“是是是,是臣妇失言了,公主不老,公主青春永驻”景夫人佯装打了一下嘴“是臣妇人老珠黄”
两人在闺阁之时便是密友,说起话来自没有那么多察言观色的顾忌,这般一唱一和惹得身旁的侍婢们都忍不住掩嘴偷笑,伴着婴孩咿呀的学语,整个内室都洋溢着一股和乐的暖意。
“要说别人家的孩子生下来身上都糊着厚厚一层胎脂,小半个月才能褪干净”半夏姑姑笑吟吟的接过侍女递上来的果泥递到跟前“就咱们小公子,生下来就白白嫩嫩的,跟个白玉团子似的讨人喜欢”
“这都是托安郡王的福——”
“托瑾瑜的福,他能有什么福?”西平公主不赞同的看了景夫人一眼,毫不客气的打断了景夫人即将出口的溢美之词“让咱们景翊受累的福?”
“公主.....话不能这么说”
“如何不能说,我方才就想说了,只是不愿意和你计较,你倒还没完没了了”西平公主将已经开始打小哈欠的景持抱给半夏,让她带下去交给奶娘照顾,转头对着景夫人瞪起一双杏目“景持生的这般好,都是咱们景翊的辛苦功劳,有他安郡王什么事?”
西平公主一向快人快语,即便是说起自己的儿子也不偏帮。
“况且要不是他萧瑾瑜孟浪过了头,咱们景翊能平白遭那么大的磨难?”
景持出生那日景夫人与西平公主皆是在安郡王府一直待到婴孩平安落地,怎会不知晓期间种种凶险艰难。
那一盆一盆的血水几乎要把她儿的命留在那个晚上。
她不过是一长于后府的妇道人家,没有自己夫君历练多年,临危不乱,以大局为重的清醒,做不出‘事已至此,应以后嗣为重’的取舍。
她只知道景翊是她身上掉下来的肉,对母亲而言,世间万物加起来都没有自己孩儿的命来的重要。
所以若说那时她对安郡王没有半点怨怼,绝对是违心之语。
就像西平公主一直说的,她儿之所以遭此劫难,不管有心还是无意,安郡王都绝对难辞其咎。
但是这些话西平公主说的怨的,她却不能,她一个字也不能说,一句话也不能怨。
不为别的,就为当日所有在场之人里,安郡王是唯一一个自始至终都和她有一样妇人之见的人。
即便舍了孩子也不能保证景翊活下来,那也要试上一试。
青年的脊背挺直如同松柏,眼底的痛苦和惶恐却汹涌的如同涨潮的深海。
那一刻她终于明白,原来对安郡王而言,这世间万物加起来也都没有景翊的命来的重要。
她儿为安郡王是心甘情愿,安郡王对她儿又何尝不是意重情深。
如此,她还有什么好说,什么好怨。
她从来不会也不敢去想,若是她儿的命真的留在了那个晚上,安郡王如今会是个什么光景。
她只能愈加虔诚的求神拜佛,添上越来越多的香油钱和诚心来感谢上天。
感谢上天让他们逢凶化吉,遇难成祥。
“都是些过去的老黄历了,老提怪没趣儿的”景夫人低头呷了口婢子端上来的香茗,将满腹心绪敛去,重新挂上惯常的笑容“您是不知道景翊这小兔崽子有多气人,昨儿夜里我托他爹问他为什么不愿意让安郡王看那些闺秀公子的画像,想着旁敲侧击的提点提点他,结果你猜他说什么?”
“他说我老是让他挑他喜欢的,然后还要把他们送到安郡王身边去,到时候一天天的在他面前晃悠,而他却只能看不能摸的干瞧着,那多没趣,你是不知道给我气的,直接连夜把他们父子俩赶到大街上去了”景夫人说到此处将茶盏重重的往桌上一放“我琢磨着小时候也没让这小兔崽子磕着头,怎么长大了这么不开窍呢?”
“瞧你这话说的,瑾瑜又没说,景翊怎么能知道?”
“王爷是没说,可是这些年一桩桩一件件,王爷哪次不是以景翊为先”景夫人心中依旧忿忿“我跟您说,这小兔崽子可比他爹还多一条尾巴,我就不信他察觉不出来”
“兴许是瑾瑜表现的还不够明显,做的还不——”西平公主将婢子添好的茶盏递给景夫人,示意她消消火,结果一句话还未来得及落下,就听婢子来报郡王爷回来了。
“母亲,夫人也在”萧瑾瑜走进内室,躬身对西平公主拱手一礼,随后又对着景夫人行了个一模一样的,脸上漾出几分浅淡笑意“方才在外间便隐隐听得笑谈之声,不知母亲和夫人聊了些什么,竟这般开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