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瑾挽弓的手一直没放下过,行动太快她不敢贸然放箭,站在高处她看着距离现代两千多年的这一幕场景,也忍不住为荆轲感到钦佩。
他的右手被伤,可左手拿兵器挥得更加迅速,身姿利落皎洁,这是怀瑾在这个年代见过功夫最厉害的人了。
荆轲匕首上有毒,嬴政并不敢冒险近身。
正在此时,尉缭和蒙恬同时发作,一左一右拉住了荆轲。荆轲匕首往左一挥,蒙恬立即松手,尉缭便对怀瑾这边大叫:“快!”
尉缭下了死力气,嬴政也近了,荆轲忽的将匕首大力朝嬴政掷去,这一手简直骇然,匕首击到铜柱,火光四溅一声响,那铜柱上深深一个凹痕,可见力道之大。
嬴政真就是这一下运气好,往右一闪,只叫割掉一缕头发。
于此同时,怀瑾松了手,一支羽箭钉到荆轲的后背。
惊骇的是,荆轲中了箭居然还能行动!他足下一发力跳到铜柱那边,刚捡起匕首,嬴政一剑到了眼前将他右手整根斩掉。
此时荆轲已正面转过来,他像是感觉不到疼,左手迅速捡回匕首,看他的样子又是想来刚刚那一招。
嬴政身后是一干文臣武将,此时避无可避,就在荆轲刚举起匕首,怀瑾又是一箭钉入了荆轲的心口。
匕首落地,荆轲终于是负伤不能行动了,怀瑾又是一箭过去,钉在他的腹部。
荆轲倒在地上,往后退,退到一个柱子下面,显然他还没气绝。
怀瑾看不清脸,但她还是能看见荆轲在喘气的,可嬴政等人都围了过去,她本能的叫道:“先别过去!”
这时殿外已经围满禁卫军,他们拔出剑站在门口,还是没有进来,其中一人问道:“陛下,禁卫军在此,是否得进殿?”
嬴政沉声对外面道:“进!”
文官们被禁卫军纷纷隔绝住,几百个士兵围住荆轲,怀瑾也从大鼎上爬下来,往那边跑去。
“老尉、蒙恬,你们没事吧?”她看到夏福正在给王贲和杨端和看伤,顾不得其他人,忙看向尉缭。
尉缭衣服乱得不行,可气度仍然平缓,像是刚刚睡了个觉起来,带了些倦容:“放心,无事,多亏你了。”
蒙恬也摇摇头,怀瑾才看向嬴政:“陛下可还好?”
嬴政头发散乱,发顶的玉冠都不知道甩到哪里去了,衣服也是松松垮垮挂着,要多狼狈有多狼狈,他点头:“寡人无事。”
“你……”一个微弱的声音,怀瑾这才去看倚着柱子的荆轲,顿时惊了。
灰衣人一双眼睛带着难言的情绪,浓黑的眉毛如利剑一样横亘,两眉蹙起成了一个深深的川字,那是她熟悉的一张面孔。
多年前,这张脸还是年轻英俊的,而眼前这张脸却是灰败暗淡。
竟然是……庆卿,她少年时在齐国的剑术老师庆卿,原来他是荆轲!是眼前这个奄奄一息的男人!
怀瑾耳边一声断弦声,嗡的一声震得她头脑嗡嗡作响。
荆轲?庆卿?
她脸上不知是哭是笑。看着庆卿对自己惨淡一笑,她不敢说话不敢发声,惊得不知觉的往后退了好几步,一直退到尉缭身旁,尉缭以为她体力不支,轻柔的扶住她。
“是谁指使你?燕王?”嬴政看着荆轲,目光似冰剑一样。
荆轲吐出一口血水,惨然的笑了一声,并不说话,似是有所嘲讽。
嬴政一剑刺在他肩胛骨上,在他的血肉中慢慢搅动着,冷酷的问:“是谁?燕王喜?还是太子丹?”
“秦王嬴政,不过如此……”荆轲似乎感觉不到痛一样,出言嘲讽。
“寡人会荡平燕国每一寸土地,杀掉每一个燕人,你的亲人好友皆将化为灰烬。”嬴政抽出剑,将剑递给老猎,冷哼了一声:“这样,你还觉得不过如此吗?”
荆轲沉默着,无悲无喜的看着嬴政,开了口:“我之所以没有杀了你,是因为我要生擒你,要你同太子殿下订立条约归还土地……”
这是一个很巧妙的回答,若嬴政对燕国发难,只需燕国献上燕丹便可化解。
嬴政不屑的嗤笑一声,不再理会他,朗声问道:“殿外值守是何人?”
先前在宫门口拦下怀瑾的那位副将走上前跪下,开口:“末将章邯,乃是卫尉大人的副将。”
作者有话要说: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