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主屋,厨房在房子的西侧,还带了个放柴火的杂物间。不用说,厨房也漏水,干脆一并修补。
厨房最里面有一个灶台,还有一个十分大的案板。想必是因为太沉,屋主逃命时没有带走。除此以外,厨房也没有别的东西了。锅碗瓢盆全部需要自己置办。
这屋子还有个后院,杂草丛生,能隐约看出以前这里曾被当做菜地用的,旁边围了一圈竹篱笆,不过篱笆有些东倒西歪的,得闲时还是得收拾一番。以后,他也可以在这里种种菜。
东边还有一片,被一大堆杂物覆盖着,不知道是什么,不过早晚需要收拾。
剩下的就是围墙了。现在的围墙是石头垒的半人多高的围墙,基本上防不住人。以后为了安全,得弄个正经的围墙。
走了一圈,晏庭卓心里有了个大致的规划。
他拿出从郡城带回来的唯一一个竹筐,里面放着他的所有家当,包括当初卖驴子的一小块银子和最近做工的几百个铜板。想了想,他拿着钱往方家走去,认认路,也顺便认认人。
也不知道这些钱能买多少东西,他缺的实在是太多,只能优先置办紧要的东西。
在家的只有方家的老夫郎,还有方兴文的大孙子,其他人都去地里了。
老夫郎听了他的来意,热情地说:“好木头难寻,但咱村里就有篾匠,会做竹床,做起来比木床快,说不定你明日就能睡上了。”
晏庭卓觉得没问题,就问篾匠的住处。
老夫郎却直接背着重孙子,将自家门锁了,亲自带他前去找人。
篾匠正在院里忙活,院子里堆了不少竹筐竹篮竹席,院子正中间是劈的细细的竹篾,还有许多竹子、竹片等原材料。他听了晏庭卓的要求,也不推辞,要价一百七十文钱,或者用等价的东西来换。
老夫郎袖子一挽,开始唇枪舌战,最终砍价到一百五十文,先给二十文钱定金。
砍价成功的老夫郎红光满面,整个人喜气洋洋,跟打了胜仗似的,看的晏庭卓目瞪口呆。
他掏出二十文钱给了篾匠,对方没想到能见到现钱,毕竟之前接的单子都是赊的。
篾匠接了钱之后拍了拍胸脯,答应先给晏庭卓做,保证他今天晚上就能睡上!
晏庭卓消受不起他们的热情,道了谢之后赶紧跑了。跑了之后还能听到老夫郎在后面喊:“你再绕晏小子一个篮子呗!”篾匠无可奈何地应了。
老夫郎喜滋滋地跟上来说:“绕了个篮子,又省了十文钱!”
接着,老夫郎又带他去了一户人家,说他们家有多余的陶罐。又是一场唇枪舌战,晏庭卓手里多了两个罐子。
他算是看明白了,老夫郎帮他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来过过砍价的瘾,最后是他得益了。
就这么转了大半个村子,他背篓里已经多了不少东西,钱却缩水许多。老夫郎意犹未尽地回家,再三叮嘱他,下次有事再找自己。
晏庭卓满口答应。毕竟,这省下来的是实实在在的钱!
第六十二章 处处要钱
只是有些东西能换,有些东西却换不到,这些就只能从镇上去买,比如菜刀、铺盖、粮食等。
幸好现在还是上午,他干脆自己去了一趟镇子上,买了一床被子,又买了五十斤粗粮。白米和面都太贵了,实在是舍不得买。
将这些东西背回村子的时候,已经到了傍晚。又是累的半死的一天。
竹床竟然被如约送了过来,他痛痛快快地掏了剩下的钱给篾匠。
还有什么事没做来着?他拍了拍脑袋想了半天,还是想不起来。
先去煮点东西吃吧!一个陶罐凑凑合合地住了一罐粥,混着杂粮馒头勉强填饱肚子。
住村里也没什么夜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外如是。晏庭卓收拾完就去睡了。
半夜里睡的正香时,他迷迷糊糊中感觉到有什么冰冰凉凉的东西顺着脸滑下去,整个人一激灵,突然醒了。再摸一摸脸上,摸到一手的水。
外面响起了沙拉拉的声音,是半夜里突然下起了小雨。这时,头顶上又有水珠砸了下来。
他抬头一看,正对着头顶的屋顶上有一条细缝。而床边不远处,地上已经湿了一片了。
晏庭卓伸手扶额,终于想起来吃饭之前忘记的事情——屋顶忘了补!
觉是睡不成了,得先挪床。吭哧吭哧挪完床,再去各个屋子查看了一下漏水情况,晏庭卓也无心睡眠了。先把明天补房顶的事情安排上吧!
第二天一大早,晏庭卓去老方家,还没进去,就听到院子里吵吵嚷嚷的。
走进去一问,也是房子漏水,好在不严重。
方兴文骂自己的儿子,补房子一点都不用心。方大郎只能垂着脑袋任由亲爹把自己骂的狗血喷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