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有些人还是家里的顶梁柱,你把他们杀了,那些孤儿寡母怎么办?你让他们跟着一起死吗?”
“你这是为他们指责我吗?”康熙愤怒的看着石华英。
“是!”石华英没有一丝惧怕,同样怒瞪着康熙。
她为那些死去的人,还有那些失去家庭支柱的孤儿寡母感到悲凉和愤怒。
看着这样子的石华英,康熙的心很痛,他为石华英做了很多,甚至不惜放下帝皇的尊严,来陪她扮演一对普通的夫妻。
可是她呢?
根本看不到自己的付出,反而还为了别人质问自己。
两人对视,谁也不服谁,最后还是康熙移开了目光说道:“我知道你善良,可我却受不得你被别人伤害,而你却为了别人来伤害我。”
“你……太让我失望了。”说完,康熙一甩衣袖离开了房间。
看着康熙离开的背影,石华英哭了,哭得很伤心。
听着从房间里传出压抑的哭声,康熙站在房门外,握紧拳头,过了许久,直到房间里没了声音,康熙才松开手,小声吩咐令芳嬷嬷照顾好石华英,就离开了院子。
一连几天,石华英神色都是蔫蔫的,提不起精神。
要不是吃过增强体质的丹药,她还真想待在床上不下来。
石华英坐在院子的桌边,一只手托腮,一只手拿着一根筷子来回拨弄着盘子里的瓜子。
这时令芳嬷嬷端来了一壶花茶,安静的放在石华英面前的桌子上就打算离去。
“等一下。”石华英叫住了令芳嬷嬷。
等令芳嬷嬷停下脚步回头,石华英才问道:“嬷嬷,你见过死人吗?”
令芳嬷嬷回答:“见过。”
她回忆的说:“在宫里每天都有人死去,宫女还好些,那些无根无凭的太监死得就多了,一茬接一茬的死,谁也不知道他们能在宫里活多久。”
“你不怕吗?”石华英问。
“怕!年轻时怕过,可日子久了,见得多了,就不怕了。在那皇宫里,想要安稳的活着,就要懂得找靠山。”
“若是跟对了人,差一点的能活到出宫,好一点的,一辈子衣食无忧。若是跟错了人,自己死了便罢了,还要连累家人。”
石华英也知道皇宫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如今从当事人的嘴里听到这些,她才深深的意识到:
如今的社会不比她生活在红旗下的种花家,这里视人命如草芥。
“那你后悔入宫吗?”石华英再问。
“奴婢不后悔,如果奴婢不入宫,奴婢早在二三十年前就死了,哪儿能活到现在?”
“夫人,您还在为老爷杀了那些人而生气吗?奴婢觉得不值得。”
“为何?”
“奴婢看得出老爷是真心在意您的,看见自己的夫人被人欺凌,只要是个有血性的男子,都不会放过那些人。”
“如果您嫁的是一个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就凭那些人那样对您,他们那群人就算死上一百遍都不够。”
石华英却只当一个笑话说道:“你也说了是如果,而事实是,我只是嫁给了一个跑商的人罢了。”
嘴上说着,她心里对康熙已经有些释然了。
只是仍然有些无法面对那些因她而死去的那四十几个人,以及他们身后的家庭,总觉得要是没有自己,他们还是霸刀商队的一员,还是可以继续跑商赚取家用。
令芳嬷嬷张嘴还想再劝,就见门口张大婶端着一碗红豆走过来。
看到石华英在院子里,她大嗓门儿就说道:“英子这几天在家干嘛呢?不见你串门儿,喏~这是红豆子,听说吃了补血,也给你家拿了一碗过来煮粥喝。”
石华英站起来去迎接,说道:“婶子过来啦,这红豆怎么不留给启明吃?还往我这边送。”
张大婶“嗨~”了一声说道:“别提那小子了,上次他回外婆家,拿回来了一堆烂豆子,我寻思着亲家也不可能埋汰人给烂豆子,估计好豆子都拿来卖钱了。”
“好不容易把豆子分捡好了,结果这小子又拿回来一小袋好的红豆,说是上回他拿错了,还想把我好不容易捡好的红豆和坏的红豆混在一起,再拿回去给他外婆,气得我打他一顿,结果这小子就住他外婆家,不回来了,你说气人不?”
石华英笑着安慰:“婶子,别气,小孩子不懂事,只想着怎么样拿回来就怎么样拿回去,哪管你是不是费功夫分检好的豆子。”
两人说着话,令芳嬷嬷很有眼色的接过张大婶手中的碗拿到厨房,然后又往碗里放了一些小米,就将碗放到一旁等着张大婶离开时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