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这场婚姻从一开始就是骗局,那它就不应该存在。”
“从今往后,你就当从未见过我!”
“我也从未……见过你。”
石华英走了,天台上独留呆愣在原地的康熙。
梁九功担忧的走过来,看到皇上的状态不对,他轻轻的喊了一声:“皇上?”
康熙被这声叫回了神,他抬起那双通红的眼睛,目光狠厉:“朕不是让你去安排了吗?”
“那些百姓为什么会出现在天坛附近?为什么会来到圜丘坛?”
梁九功惶恐的跪下:“皇上,奴才确实已经安排妥当,就连天坛附近的官兵,奴才也以别的理由将他们调走,奴才确实不知道,那些百姓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那还不快去给朕查!”康熙暴吼。
第62章 十八年的第一场雪
康熙十八年的第一场雪, 来得比往年要晚,却下得格外的大。
只短短几个时辰,地面上的积雪就有半尺厚。
早晨, 张大婶顶着寒风打开院门,看着大路上厚厚一层积雪, 她往手上哈了一口气搓了搓,拿着扫帚就抬腿迈出了门槛。
她正要低头扫雪的时候,猛然看到隔壁房门前站着一个男子。
此时, 男子头上的帽子和肩膀上已经堆了高高一层积雪。
由于天色暗沉, 天上还下着鹅毛大雪, 张大婶也看不清那人是谁。
“是谁?谁大清早的站在那里?”
见人没有回应, 张大婶只好走了过去, 待走进, 才发现是熟人。
“呀!这不是三郎吗?”
张大婶快步上前, 帮他拍掉身上的积雪。
“这身上的积雪那么厚, 在这里站了多久?”
“雪下得那么大,你怎么不进屋呢?”
问了许久, 也没听到人回应, 张大婶以为康熙是被冻傻了,于是就去拍石华英家的院门。
“英子,在不在家?快开门啊!”
“三郎就在你家门口站着呢, 快开门让人进去啊!”
“英子, 英子?”
张大婶拍了许久,也不见院门打开, 就知道是里面的人故意不开门了。
“这丫头, 怎么越大越不懂事了?”
“那么冷的天,不给人进去, 这不是要把人冻坏吗?”
她走到康熙身边,想要将康熙拉去她那边的院子。
“这大冷天的站在这里也不是办法呀!你先跟婶子回屋,喝点热水,暖暖身子。”
张大婶拉了几下康熙,却怎么也拉不动,见他执拗的站在房门前。
张大婶看看院门又看了看康熙,“三郎,你也别生气,英子被惯坏了,就这脾气,你多担待着点,别跟她置气。”
“走,先回我那边,等回头婶子教训她,好不好?”
这回,康熙终于有反应了,他摇摇头,张开嘴,嘴里就呼出一团团白雾。
“是我犯了错,我不能走,我要求得兮儿的原谅。”
张大婶放开了拉着康熙胳膊的手,满脑门的问号。
在她印象里,石华英是最讲道理的一个孩子,怎么会因为三郎犯了错就狠心把人关在院门外?
“你在外面干坏事了?”
康熙摇头。
那就奇怪了?
既然不是在外面干了坏事,以她对三郎的了解,也不像是会在外面找女人的人,那是做了什么让英子那么生气?
“英子这孩子我了解,如果不是气急了,绝不会忍心把她男人关在门外的,除非你不是她男人。”
原本张大婶也只是随口一说,不成想却见到了康熙垂眸沉默的样子。
张大婶眼皮忍不住跳了跳,想到最不可能的可能。
“你该不会不是黄三吧?”
沉默是最好的答案。
张大婶瞪大眼睛忍不住后退两步,的伸出手颤颤的指着康熙问道:“你不是黄三,你怎么能不是黄三!”
“我记得当日,我可是亲口问过你是不是黄三的!”
“你说你是,我才做主,让你当场写下婚书!”
康熙没有看张大婶,脑海中回忆着当日那个让他只看了一眼就怦然心动的女孩。
“当时我化名就叫黄三。”
“你你你,你不是黄三,不是他们石家的童养夫,你为什么要签下婚书?”
“你可害惨了我们家英子,也害惨了我。”
“让我以后怎么面对英子?百年以后怎么面对石家夫妇?”
“我答应了他们要照顾好英子的,我都做了些什么啊?!!”
张大婶焦急的在原地转圈圈,突然她想起昨天傍晚去买菜时,街道上旁人议论的话。
再看今日康熙被关在门外的场景,张大婶不确定的问道:“你前天就回来了,昨天是不是带着英子去了天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