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瑾一眼就确认道济大师知晓她的底细,她突然想起很久以前听阿太讲过,曾有个和尚迷路迷到了苗寨,寨里的乡民们好吃好喝的招待了他几天。
结果,这和尚转眼就偷偷摸摸的溜进了十万大山,可惜被蛇咬了,还是当时进山的苗人看他可怜,带了他出来,蛇毒很重,在寨里养了很久的伤,结果好了就跑了。
高僧什么的,果然和阿太说的一样,不讨人喜欢。
道济大师透过徐瑾的眼底看出她的丝丝戒备,比起顾璨这个二孩子,这丫头可精明着呢!
十万大山出了不少人物呢,前有大巫,后有武义侯夫人,现在则是徐瑾。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当年大巫对我有恩,如今见到她的后人,也算了一桩心事。”
“二个月余前,老衲夜观天象,西南方向显现异像,邪物出世。”
徐瑾觉得道济大师把他们叫到这儿不是为了什么叙旧的,果然,在这里等着她呢!
二个多月前,不就是她和顾璨在大山禁地挣命的时候。
徐瑾安静的坐在蒲团上,把自己当做一团空气,只要她不承认,没人能让她做什么。
倒是顾璨似是憋了许久,“那大师派下面弟子走一趟就是了,书里不是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要么就开个分寺,办几次佛会,邪物什么的,慢慢的也就被感化了。”
说完后,还偷瞥了徐瑾一眼,得意的表情一扬。
小爷讲得不错吧!
徐瑾抿着唇,酒窝浅浅浮现,逮人痛脚的事儿,顾璨似乎做得很熟练。
皇觉寺即使在整个大夏朝选址建分寺,也绝不会是文城,那是苗族的地盘,哪需要什么和尚。
道济大师似乎并不介意被顾璨那几句意有所指的话,看得出顾璨似乎对待在这儿谈心没什么兴趣,但依旧神色温和的如同一位普通长者。
“翠华山山体年幼,望徐施主海涵一下。”
双方结束了这次短暂的交流。
在徐瑾跨出门槛的时候,突然转过身,背后披着金色光芒,整个人看起来犹如下凡的仙子。
“阿太很好,她说这辈子最讨厌和尚,但从没后悔。”
道济大师手中佛珠一顿,注视着前方已经融入滚滚红日的身影,仿佛和记忆中另外一个身影渐渐重叠。
年轻时候的他精通佛理、善于观相,深受当时达官贵人的追捧,也因此有些恃才傲物。
他的师傅,当时的皇觉寺方丈看出他的不足,另他游历众生,开阔眼界。
一路畅通,凡事顺遂,直到踏进了武陵郡,身份无法为他带来便利,处处碰壁,饥饱不知时。
就这样继续来到文城,被云梦山开天辟地般的奇景吸引,踏入苗家之地,受到苗人热情招待。
第一次见到了大巫白溪和她刚学会走路的女儿白月。
沐浴着山中的点点灵光,抬起额头,一双圆眼审视着闯进寨子的他。
他在她脸上看到了威严、神圣,还有守护,那是十万苗人的神。
一开始的戒备万分,到最后的无话不谈,天南海北,上天入地,是最纯粹的友人。
他对十万大山兴趣万分,不听她劝解的后果就是,被毒物所咬,幸得有人及时发现。
那次的毒凶险异常,白溪最后还是不计前嫌的救了他。
谁知在养伤期间碰巧撞见了其他寨子的苗女,据说权势颇高,要拉他去做夫郎,百般纠缠,无奈之下只得不告而别。
再次回到长安,犹如一梦千年,而他再也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道济,尝尽人生百味,方知人间冷暖。
他低下头,不再往上看,而是注视着下面。
“师伯”,沙野的大嗓门如打雷般响彻在小小的静室内,“咋的了,那顾小子一脸不开心的臭样。”
道济大师恍惚了一下,目光已然平静的看向师侄,“都是好孩子,挺好,这儿没事,你下去吧!”
光线渐渐退出,只留下一个个光圈寂寞的在空气中转圈。
救命之恩,却在当年未来得及救下她的女儿,甚至累及她的后人。
道济大师闭上双目,这俩人是天作之合,他看不见徐瑾的运,她的身上覆盖着一层淡淡的气。
但他却看得见顾璨,这其实是他第三次见顾璨了,第一次仍在此室,只不过那时候顾璨还在先帝的怀里蹦跶。
人的运并非一成不变,每一次都不同,每一步都是自己的选择。
道济大师再次睁眼,左眼清明,右眼朦胧,依旧如昔。
自二十年前作为代价,右眼失明以后,他已不管俗世很久,久到忘了恩,忘了世,但因果尘缘却从没离开过。
“那老和尚就是这样,贯会装模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