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话说“神仙难过正二月”。
不出所料,草姐儿走遍了山林子,忙活了两三个钟头,她只摸到了几尾手掌大小的小鱼和一些野荠菜。
她见太阳快要落山了,也该回家烧火做饭了,便准备回家。
可巧,挖野菜的时候遇到了一株野桃树,树干极粗,此时开得正好,远远望去,如喷火蒸霞一般,十分漂亮。
她便折了几支花枝,给邻村的花姐姐送去。
花姐姐名为花娘子,人长得如花儿一般美,也爱花儿草儿的,兼之她擅长厨艺,常常给草姐儿做一些小零嘴儿。
草姐儿拿着桃花枝往花姐姐家中走去,心中美滋滋的想,也许花姐姐能给她做花糕吃呢。
--------------------
*“芦苇高,芦苇长,芦花似雪雪茫茫。芦苇最知风儿暴,芦苇最知雨儿狂。芦苇高,芦苇长,芦苇荡里捉迷藏。多少高堂名利客,都是当年放牛郎。”儿歌摘自《苇编五绝》
第3章 绕床弄青梅(3)
=========================
夕阳西下,倦鸟归巢。
她正迈着小步伐往花姐姐家去,忽听到一阵忽听吹吹打打的的丧乐之声。
她心中好奇,不知谁家治丧,便凑上去瞧热闹,只见送丧的队伍稀稀拉拉,走在前面的男男女女哭丧着一张脸,也不是真情实意地哭,平白扯着个嗓子干嚎。
倒是有一个穿麻衣的老婆子已然哭得不省人事,嘴里口口声声喊道:“我苦命的女儿啊,我那早死的冤家啊,你走了,让我一个老婆子指望哪一个去。”
草姐儿认得那个婆子,正是邻村花家婆子。
花婆子只生得一儿一女,那她口中喊的“苦命的女儿啊”,岂不是就是花姐姐!
思及此,草姐儿如兜头泼了一盆冷水,小脸惨白,手中的桃花枝也落在了泥土里。
路旁的婆子对出殡的队伍指指点点,凑在一起说闲话:“听说,那个苦命的花娘子要她那狠心的后爹要卖到女儿河去,花娘子宁死不从,竟趁着天黑上吊死了。”
“哟哟哟,想不到这花娘子不吭不响,竟还有如此的志气,以往倒是我们小瞧了她去,只当她是个克夫的丧门星。”
另一个歪嘴婆子絮絮叨叨道:“要我说,什么名节不名节的,这年头,活下来最重要!你们是没瞧见女儿河上的那些个姐儿们穿得是绫罗绸缎,吃的是山珍海味,出门在外有一帮丫头婆子前呼后拥的,可比一般人家的小姐还要气派。要按花娘子那个模样,啧啧……”
那婆子咂咂嘴不说了,眼中流露出羡慕之情。
几个婆子也都闭了嘴,望向那口薄木棺材之中,眼中有嘲笑的、有不屑的、还有幸灾乐祸的。
真的是花姐姐?
怎么会是花姐姐!
草姐儿对这些婆子的话置若罔闻,却像丢了魂似的,默默地跟在了送丧的队伍后面。
直到收敛花娘子那口棺材草草地下了葬,众人散去,荒郊野外只剩下草姐儿一个小人儿,她这才扑在花娘子的墓碑前,“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花姐姐你怎么就走了啊——”
草姐儿哭得鼻涕眼泪都流了出来,她实在不明白,前几天她还和花娘子一起斗草,怎么今天她就被孤伶伶的一个人被埋在了黄土之中。
自阿娘离去后,草姐儿只是强咬牙坚持着,小小的一个六七岁孩童却挑起了照顾一家老小的重担。
此时花娘子猝然离世,心中积累的一腔委屈、愁苦、孤独再也忍不住,全都哭了出来。
荒郊野外,唯有她一个小小的人儿独自哀悼着花娘子。
这些人中,唯有她是真心为花娘子的逝去感到惋惜。
花娘子温柔娴静,又做的一手好厨艺,也是十里八乡远近闻名的美人。早些年就许了人家了,夫婿是个斯文的读书人,倒也是郎才女貌的一对。
谁知,她还没过门,婆家上上下下十几口人,都被黄巾贼杀死了,这当中,就有她那短命鬼夫婿。
此事一出,十里八乡都说她是克夫的命,是一个白虎精转世的孤煞星。
村里的老百姓们最是信这一套,因而也无人敢往花家去提亲。后来虽没了黄巾贼,又赶上闹饥荒,村里的人家填饱肚子都难,哪里还想得去讨媳妇!
渐渐地,花娘子闭门不出,脸上再也没了笑容。
她那狠心的后爹见花娘子没人要,家中平白要养一个赔钱货,心中便打起了歪主意,竟要将花娘子卖到女儿河去……
饶是只有七八岁的草姐儿,也知道女儿河是做那皮肉生意、不三不四的地方……
洁身自好的花娘子是被他们逼到了绝路……
是他们逼死了花姐姐!
草姐儿攥紧了拳头,无比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