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魁独占状元郎+番外(216)

这伤疤早已结痂,已不疼痛,看上去确是那么触目惊心。

当年,若非那人鼎力相救,自己恐怕就命丧在这深宫之中。

那人以身试毒,终于找出了克制“碎魂雪蒿散”的解药金缕梅,不仅解了她身上的剧毒,更是在她死寂了的心田上,种下了名为“生”的希望。

那人紧紧握着她的手,恳切说道:“皇后娘娘,臣相信,这世上的天生万物,都遵循着生生相克的法则。既然这天下没有解不开的毒药,自然也就没有破不了的局。”

是的,这世上没有破不了的局。

深宫长夜,她独坐在棋盘前,终于落下了那一颗悬而未决的棋子。

姞婳,你舍命布下的局,终于由“一”相生,掀起了惊涛骇浪的变化。

--------------------

*凤冠的描写参考了国家博物馆关于“孝端皇后凤冠”的内容。

第91章 流水十年间(2)

=========================

沈红蕖拿着那张烫金请帖,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

这是郑国公夫人送来的请帖,邀请沈红蕖后日去参加在京郊玉津园举办的收灯探春会。

京城都人有过完正月,争相往京郊出城探春之风。名门望族、贵家子弟更是如此,他们往往在自己京郊的私家园林里举办各式各样的探春宴,一来是玩春赏春,二来也是贵族子弟来往交际的重要场合,这其中,就以郑国公夫人在玉津园举办的探春会最为隆重,门槛也极高。

若是平常的勋爵人家,都挤破了脑袋,想把自己家的女儿、儿子塞进去,这郑国公夫人主动给自己递请帖,令沈红蕖感到十分意外。

贴身侍女小橘端来一盏清茶并一盘细巧茶点,瞅着沈红蕖手中那一张请帖,怯懦地问道:“姑娘,咱们去吗?”

这探春会,请的都是世家大族,皇亲国戚。沈红蕖虽有个“花魁娘子”的美誉,在他们这群人上人眼中,不过是下九流的行当,沈红蕖若去了,岂不是送上门去被他们取笑?

饶是小橘是个脑袋不灵光的,也猜的出来,这张请帖,恐怕是来者不善。

沈红蕖接过茶盏,一饮而尽,呵呵笑道:“去,既邀请我了,如何不去?哪怕是鸿门宴,咱们也要去!”

“啊?”小橘张着大嘴巴,愣在原地。

沈红蕖看着呆了的小橘,生出了狭促之心,嬉笑道:“小橘,你却把我最好的衣裳拿出来,就是那件太后正月里赏我的大红绸暗花夔龙牡丹纹裙,后日我就穿这件去。嘿嘿,这京城的贵女们既想瞧瞧我,我就让她们大饱眼福,我这‘花魁娘子’可不是白当的。”

小橘已是吓得头晕目眩,手脚酸软,缓了半日,低声念了声佛,转头就走。

和小橘说笑一番,沈红蕖心中的不安倒也稍减几分。

她自来到这京城,也约摸有半年时间。

来千秋里见她的,只有一般世家子弟,那些高门大族,从来不将她放在眼里。

这郑国公夫人最是瞧不起下等人,忽然给自己递请帖,这背后恐怕是有人授意……

会是谁?皇帝,太后,还是摄政王?

思及此处,她不由得想起颜巽离。

正月十七,她从摄政王府回到千秋楼后,就再也没有见到颜巽离了。

他倒是遣人送来了许多书,足足有三大箱笼,那千秋楼的赵妈妈瞧见了,喜不自胜,打开箱子一看,见全都是书,一张老脸又垮了下来,实在好笑。

不过得知这些箱笼是摄政王府送来的,她又是比得了金银财宝还要高兴。

摄政王给她送书的消息,不知怎么的,就流传了出去。

旁人看她的眼色,除了多了三分忌惮,更有七分鄙夷。

瞧,这个贱/货不仅勾引了皇帝,还痴心妄想攀上摄政王这一高枝。

想来,那些京城贵女,必定是在背后这么议论自己的。

沈红蕖指尖轻轻捏着这烫金请帖,努嘴一笑,既如此,那就去会会她们。

……

初春时节,春寒料峭,乍暖还寒。

山野间,却已是春容漫野,暖律暄晴。

沈红蕖一早就出门,行了这半晌的路,筋骨早已酸乏,此时下了马车,举目四望,见这玉津园一扫寒冬腊月枯败之色,已是一派春日景象,芳草如茵,杏花如绣,不由得长舒了一口气,心情也愉悦畅快起来。

“沈姑娘,里面请。”

门首处自有郑国公府的下人领着她往玉津园里走去。

她来得晚,里面宾客已是到的差不多了,只见这玉津园里,梳着红妆的美人,在宝榭层楼弹琴奏乐。清贵公子们或是在画桥流水处吟诗作对,或是在草地上豪放疏狂地蹴鞠,打秋千的仕女们,嬉嬉笑笑,有如黄莺在芳树上鸣啼,她们随风飘荡的衣香鬓影,就如燕子在晴空飞舞。

上一篇:袅袅春腰下一篇:清风徐徐待景来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