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夫郎有点甜+番外(57)

作者:小阿锦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这方子需要的矿产真是巧啊,竟然几乎都分布在咱们广兴县。”左县令摸着下巴,似笑非笑地说。

白谨暗自腹诽:可不就是巧嘛,要不然系统也不会给他出这个主意了。

“倒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左县令将手指弯曲,轻轻敲在桌子上,缓慢地思考。

这是他的习惯,众人都知晓。房内一时间安安静静,无人打扰。

左县令半响才启唇问道:“白谨,你可愿意将方子交给圣上?”

白谨脱口而出:“当然愿意。”

他又不是为了钱才特意把方子说出来的,要是只看收益,就是光卖肥皂牙膏就够他吃穿不愁。

做出玻璃还不是为了回报左县令他们一家。

他可不是那种自私的穿越者,捏着现代的知识只是为了自己谋利益。

左县令看他如此大方,不由诧异,“你竟还是个心胸宽广的有识之士!”

白谨羞涩抿唇,主要是这方子拿给皇帝,他也不一定看得懂,给下面的工匠,他们也不明白其中的配料怎么做,又究竟是什么。

留在广兴县发展成特色产业,日后慢慢传承下去才是最好的。

左县令将成品和方子一并打算上折子呈给帝王,他其实还有另外让地主们屈服的方式,就写在奏折里面。

现在能以兵不见刃,更好的方法让整个县城慢慢欣欣向荣,又为何不用呢。

这里就可以看到皇帝给左县令安排的特殊渠道——专门的传驿兵,能驭马疾驰千里,且不可有阻拦。

几乎是上午写信过去,夜里就到了皇帝处理政务的宣政殿。

殿廷里的宫娥和内侍们站在殿外都能听到皇帝喜悦的笑声,哪怕不刻意窥探帝心,也能知道他今日心情极好。

第二天皇帝就下了一道夸赞左县令等人的圣旨,还拨了五百个兵给左县令,带了一批人,专门用来开矿、制作玻璃,福泽广兴县的百姓。

话是这么说,但玻璃所获利润巨大,每年交的商税估计都能使国库充盈了。

国家有了钱,就不只是福泽广兴县,而是造福整个天下了。

左家不是第一次接见圣旨了,下人们动作娴熟,有条不紊地进行,半点不见慌乱。

白谨甚至也在这次嘉奖的名单上,他年纪还小,皇帝怕他难以服众,实质性的赏赐就只有金银丝绸和玉器。

倒是正合他意。

广兴县地处北方,稍微有些遥远偏僻,哪里见过这么大阵仗。

好多老百姓都伸长脖子看热闹,就连县丞等人都十分羡艳帝王对左家的信重恩宠。

只有那些地主惶惶不安,知道左县令跟他们早就打响的没有硝烟伤亡的战役,应该已经有结果了。

许多人脸色灰败,夜不能寐。

在他们提心吊胆、如履薄冰之时,左县令安排开矿、运输的人手已经行动起来了。

也是这么巧,刚好愿意听左县令话的那些地主附近都有矿产。

但也不那么巧,兴许他们的势力覆盖整个村子,早就知道附近有矿产,正好修路能将矿产运出赚点方便钱,还能赢得县令的好感。

总之,他们是最不会让自己亏本的那一批人。

左县令也不会亏待这些愿意响应他政令的人,琉璃制作过程中,可以让他们参股拿红利。

这还是白谨给出的建议,前期要量产,不能将玻璃的价格炒得太高,否则这份溢价多半又会被摊在百姓身上,这在封建社会是相当常见的事。

这样就得安排人,有人就得发工钱,光依靠县衙那点钱是不够的。

那些被左县令邀请过去谈合作的人,被这个惊天大饼砸得都快说不出话来了,整张脸因兴奋涨得通红。

他们的眼睛都是赤色的,挥舞着银钱就要跟左县令投资,就算是倾尽家财也不为过。

要不是左县令冷静制止他们,规定了一家只能投多少,而且只有县衙同意才行云云的,兴许他们可能就要激动得疯了。

结束后,左县令擦了擦头上的汗,苦笑道:“送钱这么高兴的,我还是第一次见。”

师爷在一旁打趣道:“那也得能回本,还有的大赚,否则从这些人精里挖出钱,比登天还难。”

*

白谨他们骑着马,去看矿区规不规范,前期投入成本最多的,就在开采矿产这里了。

挖矿需要人力,哪怕古代的劳动力最不值钱了,但那也是人,也必须护着!

最危险的地儿衙门安排的死刑犯来挖,安全的地儿就花钱聘请矿工,也就是附近的乡民。

因为工钱高,所以很多人都愿意冒这个险。

或许对于这个时代的百姓来说,能赚钱,包吃包住的工作,哪又能称得上冒险呢?

楚天直闷闷不乐地骑着马上,捏着手中的狗尾巴草索然无味。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