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避免影响其他队友的心态,他说的很小声:“我的状态太松弛了,明明知道今天的对手是拜仁慕尼黑,但就是紧张不起来,热身也没有效果,除了疲惫,一点兴奋都没有。”
过度紧张不好,过度松弛同样是个大问题。
伊布怎么可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就以弓箭为例,一把弓如果始终拉满,拉力长期超出弓身所能承受的力量,可能会导致弓身绷断。人就和弓箭一样,持续的压力只会磨平动力。讲的通俗一点,就是之前绷太紧,现在一下子泄了气,使不上力。
伊布啧了一声,倒不是很意外。年轻人碰到这种情况很正常,新秀墙的说法也正是来源于此。唯一有点难搞的就是卡卡的低迷期来的不是时候,刚好碰上了和拜仁的比赛。
说实话,最好的办法就是输几场比赛,狠狠磨练一下神经。
输多了,心理承受能力自然就强了。
不过这个方法也有风险,有的新人承受不住过大的压力,就有可能自此一蹶不振。伊布不是很瞧得起这些人——好吧,是非常瞧不起,他实名制瞧不起,不服可以当面找他对线。
但是比赛将至,考虑到其重要性,伊布还是选择了帮卡卡调整状态。
“你先去外面颠球,或者干点其他能够集中注意力的事情。把耳机或者耳塞戴上,总之别和人说话,”伊布用力拍了拍他的背,“集中精神,什么都别给我想,听到没?”
卡卡点点头。
加图索知道后,也没有多说,直接让卡卡自己找个角落去放松。
每个能够从茫茫人海踢出来的球员都有属于自己的小习惯,用来调整状态,颠球,练花招,甚至用脑袋砸球……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保持专注度,使注意力集中。
卡卡努力排空大脑里纷繁复杂的思绪。
什么赛前各路媒体的预测唱衰、拜仁最近的强势比分,球队近期的伤病情况……统统都被他归纳到不必要的内容,想要一起打包忘掉。
刚开始很困难,他的大脑非常叛逆,越不让想越想。
卡卡只能强迫自己把注意力全都放在脚下的足球上。刚开始是最基础的脚法,基本颠球,用脚的内侧和脚背将球反复颠起,一个,两个……
降噪耳机排除了外界一切干扰。
虽然听不到鞋面与皮球接触时的响声,但重复性的机械运动有种特殊的魔力,让人可以暂时忘掉所有的干扰,专心于眼前的规律性动作和节奏。
呼气,吸气。
卡卡的呼吸慢慢平稳,看着那颗黑白精灵在自己的双脚间飞舞跃动,他的世界里只剩下足球。
这是经过千百万次训练后留下的身体本能。
接下来换成腿侧颠球、十字交叉脚尖颠球、大脚趾内侧颠球、反向交叉颠球、脚后跟颠球……脚尖弹球,旋转,足球飞到空中又落下,在卡卡身体的各个部位上反复弹起,仿佛真的像一只跃动的蝴蝶,轻巧飘动。
踢到后来,卡卡的呼吸已经有些急促。
突然,他的视线瞥到了不远处有个人影,不知道在那里站了多久。因为这短暂的分神,足球瞬间偏离了原来的轨道,径直飞向那人。
糟糕!!要砸到人了!!回过神来的卡卡心中暗道不好,赶紧冲过去想要补救,可是人的动作哪里快得过足球,只能大声提醒:“小心!”
好在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
那个人只是膝盖微抬,脚下稍稍动作,便将足球轻巧停住,牢牢地控制在了脚下。
“漂亮!”卡卡一边本能地赞叹这人的技术,一边紧急刹车,好险没有直接把脸撞在墙上。
在这么近的距离下,他终于看清了来人是谁——拜仁慕尼黑的前锋,托马斯穆勒。
卡卡把耳机摘下来,连声和人道歉。“对不起,刚刚不小心差点打到你。”虽然没造成实质性危害,但确实差点砸到人,该道歉还是得道歉。
穆勒一点也不在意,挥挥手,操着一口浓厚德国口音的英语就开始和这个巴西人热情地打招呼:“卡卡!你一定是卡卡,对吗?哦,原谅我,我在说什么傻话,即使在德国,体育新闻版面上也常常是你的特写,谁会不认识你呢?但我没想到你和照片上一样英俊!”
“谢谢?”卡卡被这扑面而来的热情弄得有些不知所措,只能连连点头。
“我是托马斯穆勒,我不会说意大利语,你不会说德语,那我们就用英语交流吧!”
“好的。”卡卡的英语本来就还不错,再加上朋友的“陪练”,现在有时甚至可以不用手语字幕就能和格拉利什无障碍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