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庙里的金炉鼎香灰的确能逢凶化吉,保人平安不假。”女子说着伸手探入香炉之中,摊主阻拦不急,被她挖了一捧出来。
“对于有的商人拿了娘娘庙里的香灰去卖,庙里的坤道也并未多加干预,只要价格合理,不强买强卖,你们这些……商人,爱如何买卖是你们的事情。”
正如女子所说,一些大型的道观和佛寺会定期将大殿中的炉灰清出来用布包包好,放置在路边让信众取走,这也是神灵“济生”的一环。
因此一些人便从中发现了商机,将炉灰收集走作为商品贩卖给游客获利。
“但我也说了,前提是价格合理。”女子说着,目光落在一旁的价格牌上,“按照正常价格,将炉灰做成这种琉璃手串,上庙的炉顶香灰收88元一颗,中庙收68元一颗,下庙收38元一颗,尚还算合理。”
所谓上中下庙,指的既是方位,也带有地位的区别,上庙是泰山极顶的碧霞元君庙,中庙则是登山口处的红门宫,下庙则为泰安城内的灵应宫,碧霞元君庙上庙在泰山最高处,所谓“承天接地,俯瞰众生”说的便是这里,古代帝王追求在东岳封禅,也是因为这一原因。
这时,有游客在人群中开口了。
“那他价格没问题呀,他说是碧霞娘娘上庙里取的。”
摊主听有人支持,冷冷一笑,“这位姑娘,你莫不是同行来砸场子的吧?”
只是他揣手的动作才做了一半,就听女子嘲弄地笑道:“你这香灰是上庙所取?你敢不敢对着娘娘庙发誓!”
摊主动作一顿。
女子仿佛早就料到他的反应,摊着手将手心的香灰铺开。
“别的地方不好说,但上庙里的炉灰在取出后会混合白檀、松针、黄纸与雀翎后再度焚烧一遍,最后才装进袋中布施给信众。”女子侃侃而谈,面色如常,并不像是胡诌的样子。
四周的游客越围越多,闻言也渐渐出现了一些嘈杂的议论声。
“而两次焚烧的炉灰总体会呈现出青白之色,泛有淡淡的松檀香气,绝对不是你这炉里的深黑色。”女子目光扫向摊主,语调坚定地道。
陶知爻压低声音道:“这小姐姐好厉害啊,连这些都知道。”
萧闻斋点了点头。
女子见人愈来愈多,却也并未露怯,反而是那摊主明显紧张了起来,冷汗直流。
但他还是硬着头皮反驳说:“你说是就是,谁知道是不是你编的?”
“那我问你,你这香灰是何时所领,又是在晨时午间还是入夜时分由谁从娘娘庙里送出?”女子一连三个问题把摊主都砸蒙了,她说完,还毫不留情地补刀一句,“这些在娘娘庙里可都是有记录的,包括领取者的名姓哦。”
摊主语调不受控制地慌乱起来,“我,我记不清了,都是很久之前的事情,谁还记得那么详细!”
其实到了现在这个情况,在场大部分人都看出来那摊主色厉内荏,也意识到自己八成被骗了。
但也有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的在帮腔,说这种细节哪有人能记得。
女子眉眼间流露出几分不耐,显然已经懒得再吵了,“其实我本也懒得管,这是那些烦人的小姑娘该管的事情。”
陶知爻想了想,这女子说的应该是管理碧霞祠的坤道——也就是女道长们。
“只是你这人实在是太过贪婪。”女子说着,又将手里的香灰拨散了一些,而后在众目睽睽之下,从香灰中抽出了半张纸片来。
那纸片边缘焦黑,应该是被焚烧过,而没烧到的部分则是明晃晃的红黄混色,上面似乎还写了东西。
陶知爻离得近,看清上面写的是一串数字:00000
有游客反应快的已经喊出来了,“这,这是纸钱啊!”
话音落下,摊主的脸色就立刻变了,其余买了手串又还未离开的游客也反应了过来,纷纷上前叫骂着要求退款。
香炉之中,焚香也好,燃烛也罢,万万不会出现纸钱。
唯一的可能,便是这店家太过贪婪,拿普通炉灰来谎称是上庙炉灰坑蒙拐骗不算,还掺了化宝炉里烧掉的纸钱纸扎的灰烬来凑数加量,为的只是多卖一些。
难怪他的香灰是黑色的!
摊位前立刻喧闹了起来,摊主眼见着犯了众怒,立刻举手投降。
他还想挣扎一下,“大家,我也是受害者啊,我的香灰是从别人手里进来的,我也不知道这是假的啊……”
但不论怎么解释,已经没有游客听他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