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还是那个灵魂,只是下一世的出身已然不同。
第二种,死后不肯转世投胎,没有修为,只得游荡在忘川河畔,成为一群没有意识和记忆的孤魂。
第三种,死后因为强烈的怨气和不甘,魂魄生出煞气,炼出修为,转堕了魔界,从此成为一名魔修。
时间大多数普通人都是第一种。
浑浑噩噩投胎,浑浑噩噩过完一生,再浑浑噩噩死去。
赵阿嫂和红菱婉儿她们,属于第三种,极强的怨灵之气,直接让她们堕入魔修。
可还有一部分,属于第二种,真正没有归宿的游魂。
这些游魂游荡在冥界,时日久了,他们自己都会忘记,自己从哪里来,从哪里去。
最终的归宿,便是化作忘川河底里的一捧腐尸肥料。
赵阿嫂在这里日日夜夜为她女儿点着命魂灯,就是想要将她女儿的亡魂召回来——哪怕让她九岁的女儿也堕入魔修。
灵霄不知道该怎么安慰赵阿嫂。
在她看来,这实在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可是赵阿嫂笑得温柔,已经将这件事当做了支撑她的一个信念。
谁也不忍破坏她的信念。
“对了,灵霄小姐,您说您有事情问奴,是什么事?”
灵霄又看了眼墙上供案的那具小小白骨,抿了抿唇,说:“赵阿嫂,我是想问问您,你当年是不是见过谢阿婆?你知道谢无佞当年是怎么被谢阿婆捡到的吗?还有当年,冥苍魔尊和芙兮圣女的过往,你都知道多少?”
赵阿嫂意外地,并不奇怪灵霄会问她这件事。
相反,她早就在等着灵霄问了。
她知道,总有一天,这位在魔王心里有着特殊位置的灵霄小姐一定会问的。
赵阿嫂微微一叹,抬起那盏皮骨灯,用竹签拨了拨里面的灯芯,让那油灯燃得更旺了一些,复又合上灯笼,才道:“我也只见过谢阿嬷一面。当时,我还只是一个刚堕入魔渊的怨灵亡魂,尚未有什么修为……”
那是三千多年前。
赵阿嫂裹着一件破旧补丁的麻衣,弓着身子走在破败的魔渊荒谷中,她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甚至不敢将脸露出来。
她堕魔那段时间,是魔渊最混乱无序的时期。
那时候,前任魔尊死去已经很久了。
魔界没有一个新的强尊统领群魔。
于是所有魔修开始自相残杀,为了提升修为,他们争相吞噬对方的怨灵,以壮大自己的能力。
无数大大小小的魔修把头,都在那个时候冒了出来,但凡遇到那种落单且修为低微的魔修,都会成为他们蚕食吞灭的对象。
赵阿嫂战战兢兢,生怕引起那些魔冥头子的注意。
她要去魔渊古道尽头的一个老阿婆那里,买两盏长生烛和命魂灯,给她的女儿布置祭台。
就在这时,暗处有两个散魔修,阴狠的眼神盯上了赵阿嫂。
那两个魔修朝着赵阿嫂扑过来时,她甚至一点反抗的能力都没有。
那时候,赵阿嫂以为自己死定了。
可下一瞬,她被人拖着往黑暗中一拉,拽进了一个破旧的棚窝,抬头一看,是一个佝偻驼背的老婆婆救了她。
那个驼背老婆婆,就是谢阿婆。
说到这里时,赵阿嫂对灵霄讲:“谢阿婆身患怪病,她脸上身上都长着可怖的浓疮,密密麻麻,一头白发稀疏脱落,在脑后挽着一个发髻,身上也披着一件破布麻衣。她驼着背,看起来只有正常人一半高,走路也颤颤巍巍的。”
谢阿婆就是赵阿嫂要找的那个,在魔渊荒宅里卖长生烛和皮骨灯的老嬷嬷。
谢阿婆咳着对赵阿嫂说:“外面世道乱,你一个女人家,不要在外面乱跑。”
赵阿嫂千恩万谢,用身上全部的灵石和值钱的东西,换了两盏长生烛和命魂灯。
离开的时候,谢阿婆对她说:“现在外头还不安全,等一会儿吧,等佞儿回来,让你送你出去。”
赵阿嫂不知道谢阿婆说的‘佞儿’是谁,她也害怕外头那些乱窜的魔修,于是,老老实实坐在那个破旧的窝棚里等。
等到黄昏时分。
谢阿婆所说那个叫‘佞儿’的人回来了。
那是一个半大的少年,模样看起来只有十三四岁,但长得很高,很瘦,很苍白。
尤其,那少年有一双让人过目难忘的幽绿异瞳。
赵阿嫂一见到那个碧瞳少年,感受到他身上强烈的煞气,就吓得缩回了头。
她知道,在魔界,并不能光看人的外表年龄,很多魔修,看上去只有十几二十岁,实际上已经是成百上千的老魔修了。
面前这个碧瞳少年身上的魔煞之气如此之重,定然也是如此。
谢阿婆扶着门,从屋棚里颤颤巍巍走出来,对那碧瞳少年说:“佞儿,你去送这个阿嫂一截吧,她刚来魔渊,还什么都不懂,t z出去了,怕是要被那些魔冥分食得尸骨无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