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烨没自信能躲掉全部的天子影卫,怕给正在禁足的墨景琛增加麻烦,只能特别丧气地打道回府……
萧烨走着走着,忽闻耳畔有风。
从墙上倏地跳下来一人,挡住了他的去路。
一袭红衣,身轻如燕,正是云揽月。
萧烨看到此女,就十分不爽,眼中蓦然杀气腾腾。
云揽月见到萧烨,依旧是一副看狗屎的眼神,还夹杂着几分得意:
我就喜欢你看不惯我,还干不掉我的样子!
云揽月假模假式地虚抱了一下拳,从腰间拿出一封书信,极不情愿的双手奉上。
难道,是墨景琛写给我的?
萧烨连忙把信拽过来,走人。
着急回王府看信,也没功夫噶她了。
萧烨走进自己的书房,挑灯展信,阅读了起来,
王爷,
见字如面。
我一切安好,勿念。
祸兮福之所倚。
面对流言蜚语,你一定要稍安勿躁。
等我禁足解除,再行事。
莫要来看我。
祝好。
“就这?也忒短小了……”
萧烨又斟字酌句地把信看了亿遍。
研墨,提笔,准备给他写回信。
千言万语,落到纸上,只有三个字:
我想你
萧烨连夜招呼起了正在床上梦周庄的小六子,
“去墨府,把信亲手交给云揽月。
信在人在,人亡信毁!”
小六子一听,顿时严肃起来:这种保密等级,那不是一等军事机密吗!
如此至关重要的信,小六子根本不敢耽搁一点,连忙骑快马,来到了墨府。
用一流的轻功,躲过了所有的影卫,再施展飞檐走壁之术,把信交给了云揽月。
云揽月看着四更的天,心中十分幽怨:
谁家好人这个时辰不睡觉啊?当我家主子是猫头鹰呢?这个时候不睡觉,专门等着看你的信?
云揽月硬是拖到天亮,给墨景琛送早点的时候,才一并把信送入祠堂。
墨景琛跪在蒲团上,面对着墨家列祖列宗的牌位,没有顾得上吃饭,先展开了来信。
他微微一笑,提笔回信,满满写了十页纸。
详细讲述了自己现在面壁思过的流程:
白天跪在祠堂,对着祖宗牌位诵经。
晚上,在祠堂打地铺,铺了几层褥子。
以及一日三餐吃了什么饭菜,自己吃了多少。
还有孙太医和高妙手,研究了他父母过去的医案,又给他配制了什么新的养生方子,等等一系列琐事。
这十页信送到镇北王府,足足让萧烨循环往复地看了一天没出门,嘴角的笑容都没放下来过,
“对嘛,这才是书信该有的样子~”
两个人开始了每日书信往来,汇报的都是一天干什么了,吃什么了,等等一些无关紧要的琐事。
只是,辛苦了云揽月和小六子,夜夜半夜起来爬墙头,接头接信……
皇上的皇城司影卫们,在墨府蹲守了一阵子墙头,带回来一条重要线索:
墨景琛从江南回来,带了一名女子,长得特别漂亮,还会武功,据说,还救过他的命。
现在,日日贴身伺候在侧,还主管院子里的事务。
皇上都要气笑了:
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果然跟他爹一个德性!
第71章 为你剥一辈子栗子
大理寺的方正义,特别能干。
很快,他就把这场谣言的缔造者抓出来了:
第一个传出来话的,是大皇子府的一个烧火丫鬟!
皇上立即就想到了这是两皇子夺嫡相争的手腕。
把那丫鬟,拉到菜市口,剐了。
大皇子因为管教下人不严,被罚俸三个月,禁足,闭门思过一个月。
其余传播者,按照严重程度,砍头的砍头,截舌的截舌。
其中,不乏很多高门显贵之人。
重罚之下,没有人再敢传播镇北王的流言蜚语了。
镇北王重新回到了储位人选之列。
而且,原本中立的一些老臣,都是墨子期的旧友。
那日,他们看到了故人之子在朝堂之上撞柱死谏,再看皇上激动的表现,纷纷回忆起了当年旧事,进而倒向了和皇上年轻时最像的镇北王。
墨景琛不再是镇北王在朝堂之上唯一的文臣人脉了。
一场模仿,收获颇丰。
朝堂立太子之争,进入了白热化。
镇北王的支持者,超过了大皇子,排在第一位。
大皇子萧澈,在府里禁足,气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眼看唾手可得的太子之位,就这么飞了!
还怪起了出主意的沈绾绾,
“都是你出的馊主意!”
沈绾绾痛定思痛,又给大皇子出了个好主意:
“咱们得不到的,镇北王,也别想得到。
不如,让母后劝诫父皇,先不要立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