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母瞥了他一眼:“也不知道穿条裤子!冻死你!”
蒋思砚嘿嘿一笑,从炉子上拿起一直温着的茶缸:“我还得再睡会儿。”
说完,猫着腰小跑回屋。
蒋母看了眼再次被关上的屋门,叹了口气,到底是什么都没说出来。
陆承听生日过后,两人彻底放松休息了两天,就窝在屋里什么都没干,两天过后,再次将心思投入到工作中。
这时候还是计划经济时代,没有个体户,只有国营企业和大集体,各方面限制很大。
私人想要放开手脚做生意不是件容易的事,没有资质也不能注册,就是陆父也是倒腾古董才发了家。
办私厂的事儿还得再等两年,眼下除了养殖,别的事儿做起来还有些束手手脚,陆承听答应了蒋思砚要给他开二百个小卖部不是随口说说,但蒋思砚一说,他就只说再等等,不是时候。
而这一等,就是两年。
在这期间,发生了一件陆承听没想到的事。
苏遇跟邻村一个长相还不错的有妇之夫搞在了一起,结果被那汉子的娘家发现,说要将两人举报上去。
苏遇故技重施,以原世界线里坑害蒋思砚的借口,妄图推卸责任。
结果那汉子的媳妇儿爱那汉子爱得深沉,还怀了孕,不愿意家里人举报。
但那姑娘的亲哥却无论如何也咽不下这口气,直接一锄头打死了夜里继续去找那汉子偷情的苏遇。
这事儿一出,村里闹了个沸沸扬扬,蒋母心惊胆战的大半个月睡不着觉,终于还是跟蒋思砚把话摊开了。
蒋思砚年纪越来越大了,眼看着奔三了,这两年蒋家条件越来越好,上赶着要给蒋思砚说媒的人是一茬接着一茬的来。
蒋思砚都拒绝了,整天跟陆承听混在一起。
过去没有先例,没人往这上头想,现在苏遇的事儿一出,蒋思砚再这么不着调,迟早有一天会被人发现端倪。
蒋思砚明白蒋母的担忧,但他只说了一句话:“我只要小陆,要是跟小陆分开,我活不下去。”
蒋母一辈子就为了这一个儿子,但蒋思砚跟陆承听之间的点点滴滴她看在眼里,她这儿子对陆承听,比当年蒋父对她还要好得多。
她尚且为了蒋父一辈子没再改嫁,如今蒋思砚这样,怕是真跟陆承听分不开。
她一夜未眠,第二天只对蒋思砚道:“过两年,想想办法,咱搬家吧。”
蒋思砚便知道,蒋母这是同意了。
那一年过年时,陆承听收到了来自陆父寄来的信。
说他原本打算明年年底接陆承听回家,但是最近有风声说,用不着年底,知青下乡这事儿就差不多要结束了。
第309章 小知青29
信就放在炕头。
蒋思砚看见那封信的时候,一颗心瞬间就沉到了谷底。
“你要回家了?”
什么事儿蒋思砚都能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但关于陆承听的事,他甚至憋不到隔夜,当天晚上就将陆承听按在床上问他。
陆承听轻笑:“哥,你怕啥?”
蒋思砚喉咙发紧:“你说我怕什么?”
陆承听不会用这种事逗蒋思砚,他伸手回抱住蒋思砚,问他:“哥,你想在刘家村发展,还是想出去?”
蒋思砚一辈子没出过远门,闻言有些犹豫,问陆承听:“上哪儿?”
陆承听道:“跟我回家。”
蒋思砚闻言,想都没想就否认道:“你父母不会同意我跟你的关系,陆承听,你别想扔下我一走了之。”
陆承听察觉到蒋思砚情绪不稳定,让他立刻离开这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刘家村不是件容易的事,他温柔地吻蒋思砚,跟他说:“别怕,哥哥,我不走,你在哪儿我就在哪儿。”
尽管陆承听再三向蒋思砚保证自己不会走,但蒋思砚还是还是失眠了。
他一夜没睡,盯着陆承听看了一晚上。
陆承听就陪着他,两人大眼瞪小眼,躺到第二天早上。
天刚蒙蒙亮,陆承听便坐起身,找了纸笔,给陆父回了封信,说自己暂时不打算回去,想等下乡结束后,自己闯荡闯荡。
陆承听在下乡之前,是很典型的二世祖,只会吃喝玩乐,烂泥扶不上墙。
陆父收到陆承听的来信,欣慰极了,同意他不回家常住,但是得先回家看看。
陆承听把回信拿给蒋思砚,蒋思砚这才放下心来。
知青回城的文件下来后不久,个体户注册审批的文件也跟着下来了。
陆承听当机立断,带着蒋思砚,蒋母,陈北轩,李束,抱着黑猫,离开了刘家村,去了沿海地带,办了厂,做电器。
主营收音机和电风扇。
因为钱不够,所以回了趟家,跟陆父借了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