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赵子期摆出仔细听的姿态韩冰就知道自己的游说会成功,“晋帝之所以能够纵容卢元夫至此,无非就是因为卢元夫听话并且没有威胁到皇家的地位,可一个当初在诸皇子中夺得帝位的人怎么可能像百姓口中描述的那样是个昏庸之辈。”
赵子期所谋之事本就是非生即死的结局,韩冰既然下定决心要救这些哑奴,索性就一不做二不休的把话说明了。
“既然要削弱卢元夫的势力,都已经准备了这么多,那就再添一把火,直接动摇卢元夫的根基,也正好借此机会培养殿下您自己的亲信。”韩冰说完就直视赵子期的眼睛,告诉他自己有办法可以感动横行朝堂的卢元夫。
赵子期在暗地里收购粮草第一次见韩冰的时候,他就知道此人绝不简单,当时韩冰展现出来的冷静和交流的敏捷性除了后天的培养外,更多的是一种天赋,而这种天赋在帮他做了很多事情后就已经暴露无遗。
这次韩冰给赵子期开出的条件是他无法拒绝的,如果可以借此事情让韩冰加入赵子期的阵营,那对赵子期而言简直就是如虎添翼。
赵子期心里盘算着这次和韩冰配合的好处,心中的天平已经在向韩冰那一边倾斜,在想到这件事情成功后不但可以动摇卢元夫的根基,还能名正言顺的指使韩冰,多多培养感情,一箭数雕,既然如此,赵子期决定和韩冰合力,促成此事。
“你说的如此笃定,那么就把你的计划说来听听,如果真的如你所言,那么本王就应了你的请求,救出那群哑奴。”
第52章
“殿下,想要动摇卢元夫,根本在于晋帝,而晋帝最在意的就是他手中的权利,如果让晋帝确定自己选出来的宰相有篡位之心,那么只需要利用晋帝的疑心,我们在推波助澜,就可以轻而易举的铲除卢元夫。”韩冰的话切中要害,直接用局外人的视觉分析当前形势,这让当局者迷的赵子期突然明白为什么晋帝明知道卢元夫所做的种种恶行,但是仍然纵容其无法无天。
“晋帝就是知道不管卢元夫如何罔顾法度,但其从来没有谋朝篡位之心,自古就有皇权和相权之争,就算是先帝在时,和先宰相之间也是常有争执,可殿下您仔细想想,自从卢元夫上位后,和晋帝可曾有过半点争执?朝堂上全部以卢元夫马首是瞻,可在卢元夫的背后,又何尝不是晋帝的授意?”
“卢氏太庙无非就是卢元夫想要纪念先祖修建的一个庙宇,我们在赌的就是晋帝不知道其逾制建造只有皇家才可以拥有的太庙,可如果卢元夫私下请示过晋帝,而晋帝同意其建造了呢?”
韩冰的话直接警醒了赵子期,他私下原本打算利用晋帝寿诞的机会来动摇卢元夫,但如果真如韩冰所言,那他一直以来遵循着守拙挣扎至今的谋算,岂不是要一朝败露。就算是当时伪造成无心之过,但终究也会让大皇子和卢元夫一党记恨,思到此处的赵子期背后一凉,知道自己差点坏了大事。
“韩老板,你我也算是打过多次交道,如今这迷局,你看如何破解?”赵子期朝韩冰所在的方向倾了倾,此刻的他并没有把韩冰当作自己有喜爱之心的女子,而是把韩冰当成了可以共谋天下的谋士,更是用肢体语言表达出对韩冰的重视。
“想要撼动卢元夫,用一些不痛不痒的方法,不如直接打七寸,让皇帝确信他有谋逆之心,至于以后的走向就只能看晋帝的心意了。”
很多事情本身非常简单,隶属关系更是清晰明了,但身在局中之人很多时候却看不清楚,反而局外人可以切中关键,韩冰从小就由韩希墨亲自教导,养成了任何事情都能够置身事外的本领,不论发生何事都可以冷静自持、全当无事发生般的吃好睡好,就算是韩父后来遭遇不测,但是韩冰的性格早已在韩父的调教下养成,这也是江南首富留给独女的一份丰厚无人可以夺走的遗产,一个置身事外全面真实的分析局势的能力。
韩冰知道自己从实力上来说根本就不是赵子期的对手,想要用最根本的利益来打动他,就只能用谋士的身份来沟通,自己的这番言论相当于揭露了卢元夫之所以能够只手遮天,完全是因为晋帝给他递了另外一只手的原因,虽然冒险,但是凭借她对赵子期的了解,赵子期只能是惊喜而绝没有担忧。
“这次卢氏太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不知殿下是否近距离观察过太庙里的规制?我从外细看了一下,单单从脊兽的数量就可以确定卢元夫是按照帝制来建造的,如果可以把晋帝引到太庙里,让其亲自看到太庙的规制,再好巧不巧的意外发现龙袍和圣旨,那岂不是可以做实谋逆的事实,如此一来,卢元夫就会失去晋帝的信任,这样殿下离大事功成之日就又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