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淼心想,差不多吧,但表面的理由还是要符合逻辑:“我有个朋友家专门养的,你也知道,这东西的生长期很短,每次成熟都是一大批同时成熟,她吃不完,所以想卖掉。”
她打算着分几个餐厅卖掉,毕竟数量确是很多,没想到餐厅老板听到她的话,咬咬牙:“我全包了!”
水淼有些惊讶地抬头望过去,这些数量的蚱蜢恐怕得卖好几天,但死掉的蚱蜢无法放太长时间,餐厅老板摆摆手:“这你就不用管了,我有办法。”
他现在生意好,占的便是“独一无二”,如果水淼将蚱蜢卖到其他餐厅,他的餐厅生意肯定会被影响。
就这样,水淼将村民们抓来的蝗虫全部卖了出去,三元的收购价,四元卖出去,赚到了几千块钱。
而这些钱她也没有自己留下,几十万存款暂时解决了杨家的缺钱危机,想着后丘村的情况,她用这些钱买了许多大米小麦,盐油些许,还自己加钱买了点儿腌过的腊肉。
她将这些东西分批次放进四水超市的出货箱中,连同那约定好的二十五吨玉米。
*
乘代皇宫。
大朝会上,皇上将一份折子递给贴身大太监王福。
然后王福笑眯眯将折子送到大臣的手中。
众人不知所以,第一个拿到帖子的是内阁大臣徐大人,年过半百的老头垂下眼眸,当着众人的面翻开折子。
突然,老头的表情从轻松变为凝重,半白的眉毛往两边飞起,中间挤出一条深邃的沟壑。
其他官员见状,吓得大气不敢喘,心里疯狂思索近来有什么事情发生,是汉中地区的灾情,还是琼州蛮人的造反?又或者是御史团的那群人无事找事,状告某位官员?
不少心中有鬼的官员都露出焦急之色,徐大人看完折子,转手将折子递给下一位官员,就这样一个传一个,每一位看过折子的官员都面露古怪,有些眉头紧锁,有些不屑一顾,有些则欣喜若狂。
有些人好奇皇帝的态度,偷偷抬头去看。
却见坐于最高龙椅上的皇帝表情讳莫如深,一双斜飞入鬓的眉眼黑如沉墨,仿佛无尽的深渊,吞噬一切。
官员们心神一震,连忙低下头,不敢有任何的试探。
“看完了?各位爱卿有何想法?”
皇帝开口询问。
底下安静到落针可闻,片刻后,御史团的那群人最先站出来,气愤道:“启禀陛下,子不言怪力乱神,孙大人居然会相信这等事情,下官不由怀疑其用心!”
“话不能这样说。”另外一部分对折子内容有些兴趣的官员反驳,“陛下乃真龙天子,此次灾情虽严重,但陛下没有放弃汉中的百姓,下旨让户部拿出几千两金银收购粮食,还让太医院的大夫去往汉中给百姓看病,如此怜悯之心,定是感动了老天爷,所以老天爷才降下福祉,让仙人出现。”
“呵呵,王大人什么时候也会那小人佞言?”
“本官这是肺腑之言,反倒是杨大人迫不及待反对,莫非是存着什么心思?”
“你!”
宽敞的朝堂,硬是让双方吵得如同街头的菜市场,皇帝终于变了表情,他捏了捏鼻梁,声音肃然:“好了,都别吵!”
瞬间,各种嘈杂消失不见。
皇帝是真的头疼。
虽然他对于孙泽明折子中说的内容同样持怀疑态度,但对方为何会上这么一份奏折?而且还是跑断了三匹马加急送到御前,皇帝想不明白,多疑的心思让他觉得其中必有深意。
眸光渐深,微微抬头,目光在底下的每一个大臣身上掠过,最后停留在内阁大臣徐大人身上:“徐爱卿为何不说话?你对折子上说的事情怎么看待?是真有仙迹还是欺骗朕?”
徐大人从队伍中走出来,半挺的脊背弯下,朝着地位最高的男人行礼:“回陛下,臣没有见过孙大人所说景象,无法对事情真假无法做出判断。”
话音一转,“不过若想判断真假也简单,皇上派人过去查看,再让孙大人将那折子中亩产六百公斤的玉米种子送到京城,由大司农在皇庄试种,若这种玉米真的能达到亩产六百公斤,孙大人折子的真假便不再是最重要的事情。”
闻言,其他官员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若真能有亩产六百公斤,好好伺候甚至能达到九百公斤的粮食,即便是谎话,也是“善意的谎言”,届时皇上不仅不会责罚孙大人,说不定还会为其加官进爵。
龙椅之上,皇帝深深看了一眼徐大人,片刻后颔首:“便依徐爱卿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