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如此,那岂不是说,他魏征百年之后,亦是不得安宁?
陪葬昭陵是荣耀。
他不该如此猜测。
魏征按下心思,不断地给自己做心理暗示。
这是荣耀,这是荣耀,千万不能有任何芥蒂之心。
此时,直播间中:
钱谦益:魏相名垂千古,我等后辈皆应效仿魏相,为国为民,谏陈利害!
左光斗:只可惜,我等似魏相,当今可不似太宗!
魏忠贤:尔等在此胡言什么?陛下千古明君,岂容尔等在此诬蔑!
赵南星:诸位且听我一言,此为万朝直播间,诸位若有事还请下来之后再私下详谈,莫要在此现眼!
孙承宗:赵大人所言极是,诸位若有谏言可径直上奏陛下,莫要在此胡闹。
赵洪范:孙公说得容易,只可惜有人在御前拦截,我等忠臣孝子之言,如何能进入天子耳中?
司马光:老夫亦有所感,大唐之后仍有魏征,却再无太宗纳谏之风。
大宋赵琐:……..
你直接说你是魏征就完了!
………
眼看直播间之中评论因为一个魏征再度开始沸腾,乔安赶忙叫停,随即开口道:“各位大人莫要如此,且请各位大人在此争吵之前,先好好想一想,你所上谏之策,究竟是为了国家,还是为了自己的一已之私欲。”
“等想明白了再考虑一下,自己是否真的能做到如大唐魏征一般,一言一行,皆是为了天下更好发展!”
魏忠贤:乔姑娘所言极是,一群沽名钓誉之辈,也配和杂家的魏大人相提并论,也不看你们配不配?
左光斗:你这阉狗莫不是要仗着自己也姓魏,便想要大唐魏征攀上关系吧?也不知是谁脸皮太厚!
魏忠贤:…….你给杂家等着!
魏征:……..
他也不知道这是谁。
他也不敢问啊!
乔安的声音继续传来:“其实说到魏征病逝之后,还有一点小插曲。”
“之前说过,贞观十七年,太子李承乾谋反,其参与谋反的人员之中,有侯君集和杜正伦两人,为什么要强调这两个人,那是因为这两个人恰恰就是魏征举荐的。”
“李二陛下因此存疑,再加上魏征生前曾将自己的谏词交给褚遂良,李二陛下得知后,更是愤怒不已,于是下诏取消衡山公主与魏叔玉的婚事,更下令推倒魏征墓碑。”
魏征:………
魏征此时一双大眼已然瞪得浑圆。
公主儿媳妇没了。
墓碑也被推倒了。
天底下还有比这更无语的事件吗?
魏征气得浑身哆嗦,随即似乎想到了什么,整个人顿时又松懈了下来。
细想一下,似乎还真有比他这件事更无语的。
房相作为大唐丞相,不也是死后被牵连,不仅全家被贬,连牌位都被请出太庙了吗?
比之房相,他魏征还是不错的。
虽然,但是。
还是觉得好气。
想要打死那个因为参与造反而将祸事牵连到他身上的侯杜二人。
李二听到这里也是眉间一跳。
先前还感动于乔姑娘将他与魏征比作千古君臣之典范,如今就来了一个推碑掘坟。
他已经能够想像到,魏征此时脸上那如同日了狗一样的憋屈表情。
李二陛下心里有些担忧。
毕竟大唐成立堪堪数年,君臣之间感情也算不上深,如今听到自己死后被推碑掘坟,很难保证其不会心存芥蒂。
第385章 陛下爱我
再联想其之前曾为隐太子李建成效忠,李二心里一个咯噔,这个乡巴佬,会不会,会不会从此对他彻底失望,不再愿意为他的大唐效力。
又或者是会隐在朝堂之中,搅弄风云。
李二不敢保证,正如他也没有想到,自己会对魏征做出这种事,可这事的前提难道不是他自己先犯错的吗?
他所推荐之人,参与太子造反,他想要千古留名,却要踩在朕的头上成名。
如此种种,难道不是他自找的吗?
他是个皇帝,面对如此大辱,难道不该愤怒吗?
直播间中还在继续:
“到了贞观十九年,李二陛下亲征高句丽,惋惜而归,此战虽然动用了大唐不少兵力,但并没有达到他所理想的目标,所以既算不上败,也算不上胜。”
“李二陛下归来之后,心有感叹:若是魏征还在,必不使我有此行也,随后亲自下令召见魏征家眷,并为魏征正名,重新安排祭祀之礼,重起墓碑。”
“对于李二陛下而言,虽然时常会因为魏征的犯颜直谏而恼火不已,甚至多次扬言一定要杀了魏征,可他心里明白,若无魏征时时监督,只怕这大唐天下未必会如此安定繁荣。”
“所以他才会在魏征病逝之后,流着眼泪感叹道: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今魏徵殁,朕失一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