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元璋:……
大明朱元璋:哼,朕给他们的俸?,至少够他们一家五口吃用,怎么可能会低?咱大明多少百姓,连饭都吃不饱,他们有的吃就不错了,居然还敢嫌少?
万朝中的众人:……
这大明皇帝的理论,当真是好生奇特!
就那点钱,能用来干啥?
连下顿馆子都不够。
“我们按照最底层官吏工资来说,明朝九品官,年俸大约66石米,每个月均下来只有5石左右,按一家五口来算,每人每个月吃一石,吃完后完全没有任何盈余。”
“但我们正常人除了要吃饭,还有日常生活需求,衣服旧了得买一件吧?家人生病得花钱吧?走亲访友得送礼吧?而这每个月下来的5石米,仅够五个人吃,万一家里新添个丁,都不够吃的。”
“据说,明朝有个官名叫曾秉直,因为为人过于耿直得罪了皇帝,被罢官回乡。”
“但他家乡是江西南昌,距离帝都有很长的一段距离,要想回家至少得有一笔回乡费,可堂堂三品大员,居然拿不出来这笔钱,无奈之下,只好将自己的亲生女儿给卖了,用以筹措路费。”
万朝中的众人:……
为了筹路费把自已女儿给卖了?
这大明朝的官实在是凄惨无比!
“另外还有市舶司副使罗伦,家里十分贫苦,来客人时,妻子需要去邻居家借米。”
“山西巡抚秦铉为封疆大吏,可自己的妻儿老小居然经常吃不饱,孩子饿得哇哇大哭,可秦铉作为大明官员,却也无能为力。”
大明朱元璋:……
万朝中的众人:……
“所以明朝的贪官为什么那么多?因为压根吃不饱,俸?太低不足以维持生活,他不贪他怎么活下去?”
“他就算自己不吃,为了养活自己家人也得想办法搞钱,他不贪,他又能怎么办?”
蔡京:这大明朝的官员实惨!就那么点俸禄够干啥的?
高俅:这点俸禄,一顿饭都不够吃的,可他们还要省着吃一年,表情【心疼】
李斯:贪污六十两就要被处死,可不贪又活不下去,实名心疼大明官员。
包拯:感谢官家,臣的俸?足以养活家人,每年还能有些盈余,如此臣才能全心全意投入工作,无后顾之忧!
范仲淹:感谢官家,赐予厚?!实名心疼大明官员!
韩绮:感谢官家,赐予厚?!实名心疼大明官员!
富弼:感谢官家,赐予厚?!实名心疼大明官员!
和珅:感谢吾皇,吾皇万岁!实名心疼大明官员!表情【同情】
所有洪武朝的大明官员:……
终于有人理解他们的苦了!
呜呜呜……
第154章 量刑标准
“陛下可知,大力屠杀贪官,虽然在表面上一时遏制住了贪污之风,但人性贪婪,皇权也有管理不到的地方,不能在明面上搞,那就转暗线。”
“所以明朝的贪污之风,在种花家五千年的历史中,是最盛行的一道风景。”
“清官少得极为可怜,其中最有名的,便是嘉靖年间的大清官,海瑞。”
“几十年如一日,生活贫苦至极,人生中最奢侈的一件事,就是在他母亲生日那天,他去家门口买了二两肉,这便是他这几年吃的最好的一顿饭。”
“而在他病逝之后,同僚好友才发现,他的家里一贫如洗,竟连买棺材办丧事的钱都拿不出来,一时间竟唏嘘不已!”
海瑞:……
虽然,但是,乔姑娘也不用说得这么细节!
这下所有人都知道他海瑞是个买不起棺材的穷光蛋了!
呜呜呜……
“但事实上,像海瑞这样的清官,能够不贪物欲,长久且坚持地为自己的理想信念而奋斗的人是极少的,这样的人品格过于崇高,正常人达不到这样的境界,所以也不可能要求每个人都活成海瑞的样子。”
“水至清则无鱼,若是连基本生存都顾不住,人又怎么可能会有精力去报效国家,去为国为民。”
“至少就我自己来说,我是做不到的,我不是圣人,如果我的工作,连我的基本生存要求都没有办法提供,那我为什么要努力工作?”
“当然我是不可能会贪的,我也没有贪的余地,我只可能会再重新找一份工资高点的工作,顺便自己再做个副业,提高一下生活收入。”
“但我这种情况是我们后世普通人的做法,像陛下您所处的那个时代,就可以考虑涨一下薪资俸禄。”
“也不用一下子涨太多,每隔两年涨一点,或是设定官员考核,完成年度目标的涨薪比例高一些,没能完成目标的涨薪比例低一些,给大家一个盼头,有了生活保障,贪官会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