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知瑜谢过之后,直接把门打开走了进去。
这牢房里关押的正是韩千。韩充一死,他身为韩充的亲信,生命自然也就进入了倒计时。
“原来结束我性命的人是你啊!”韩千艰难地抬起头,努力地挤出笑容,装作无所谓的样子道。
“真要结束你的性命,也不会是我动手。”
一提“动手”,景知瑜又想起昨日手铡韩充的景象。那感觉既是恐惧又是恶心,让他现在回想起来都忍不住作呕。
而韩千也察觉到景知瑜不对劲,连忙改口道:“你这次特地来见我是想知道陆风华和月桂在哪吧?之前倒忘了说了,那我现在就告诉你。”
要说韩千这句话说得也是及时,将景知瑜的思绪从昨天所发生的事情中拽回。
等到景知瑜冷静下来后,韩千才道:“我安排人把他们葬在了李陵山,那是块山清水秀的好地方。我还安排了老者为其守墓,你去自会为你带路。”
说完这些,韩千是长舒了口气。现在他没什么遗憾了,只等最后的审判了。
景知瑜点点头,默默记下了韩千所说的地方。突然,他走到韩千面前,拿出钥匙将他身上的铁链给直接打开了。
面对景知瑜这一系列举动,韩千是又惊又怕,连忙劝道:“你疯了吗,你这突然把我放了,要是被发现了,你可就百口莫辩了。”
“你别担心。”景知瑜解释道:“我既然能放你走,就不会有什么事情发生的。”
因为被绑了许久,肢体早就僵硬无力,只能趴在地上仰头看着景知瑜。而他的脸上,是写满了疑惑。
“为什么放我走?我是大人的亲信,我帮着他做了那么多恶事,你们不应该杀了我吗?”
“你走吧。朝廷看在你最后一刻迷而知返的份上,饶你不死。而且韩充死后还要有人收尸。他众叛亲离,只有你了。”
景知瑜说罢,觉得要讲的都讲完了,便要转身离开。但在他即将走到韩千够不到的地方的时候,韩千鼓起勇气,一把抓住了他的下摆。
景知瑜有些意外,但也没继续往前走,反而停下来耐心听韩千说话。
“景知瑜,谢谢你。你的大恩大德,我无以为报。你放心,我出去之后也不会再找你,我会为大人守墓,隐居于市。”
景知瑜给他一个微笑,象征性地点了点头,“遵循你的本心就好。从今往后,你不是为韩充而活,也不必为我而生,你只管为自己而活。恭喜你,重获新生!”
景知瑜的声音一如既往地温柔有魅力,但这么勾人的声音,恐怕是他最后一次听到了。
送走韩千后,就剩下太后身边的那个嬷嬷了。
她没有那么好的运气,被关在相对来说条件还算好的牢房里。她正是关在前面那几间审问犯人的牢房里。
她本是太后叮嘱过要特殊关照的,进这天牢自然少不了一顿杀威棒。只是韩充的余党很快就被清除了,她也就没有什么可利用的价值。
反正留着她只会让太后心塞难过,就让他在离开之前,亲自替太后除掉这个嬷嬷。
原本是宫中手握重权的掌事嬷嬷、太后身边的贴身侍女,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就这样一个风光无限的女人,被一通折磨之后也失去了昔日的威风。可谓是要多凄惨有多凄惨。
她认出了景知瑜,咧嘴笑道:“是太后让你来的吗?”
“你别多想了,她根本不愿意见你。我来,是替太后分忧的。”
“分忧”这两个字一说出口,嬷嬷收起了笑容,凌乱的发丝下是一双充满惊恐的眼睛。
“你放心,不会让你走得太痛苦的。”景知瑜从衣袖里掏出事先准备好的穿肠毒药,但他没有直接动手,而是转交给了狱卒,之后便转过身去。
狱卒毫无善心,直接拉着她的头发迫使她抬起头来,将药灌了进去。
随着她的挣扎声逐渐微弱,景知瑜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等出了天牢,一缕阳光洒在他的身上,景知瑜这才暖和起来。不得不说,那天牢是阴气极重,才待了一会儿就手脚冰凉。
两次牢房一跑,景知瑜打心底里对牢房产生了厌恶和恐惧。这又冷又阴森的地方,希望这是他最后一次踏入。
第七十二章 救人水火
永光六年五月初,春去夏来。正值初夏,阳光晴好,天气不凉,也不灼热。太阳光透过层层树叶,把阳光的圆影照射在青砖白瓦上,路上行人匆匆,一脚带走一个光影。
季节的轮换也伴随着战局的改变。自从韩充死后,朝廷就安定了一段时间。这段时间里,前方战事也是一切向好。不仅收复了延陵府,更是连丹阳也一并收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