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渐暗,徐管事点了蜡烛过来,我凑着幽幽烛火慢吞吞写字,我来时没吃饭,本是想来卷宗司蹭一顿,突然被抓来写字,这会儿饿得饥肠辘辘,一不小心肚子咕咕叫了起来,打破了一室宁静。
我尴尬地抬起头,怯怯看了眼太子,见他面色铁青,讪讪笑了笑,复又埋下头去写字。
写了约有半个时辰,太子忍不住问道:“你要写到什么时候?”
我惊慌仰起头,小声说:“小人写字慢,殿下见谅。”
太子沉着脸骂道:“说话慢,走路慢,写字慢,你是乌龟转世吗?”
我气恼不已,又不敢回嘴,默默低头写字。
太子不耐烦道:“罢了,别写了,拿来给本王看。”
我把纸镇拨开,捧着一沓宣纸挪着步子走过去,忽然想起他骂我走路慢,立刻踮着步子小跑了几步,太子瞪我一眼,叫侍卫举着宣纸给他看,又另叫一人翻开卷宗比对。
他看了几页,看看宣纸又看看我,又用狐疑的眼光去看太尉。
太尉笑眯眯道:“殿下,如何?他字写得不错吧?”
太子沉声不语,兀自揣摩着什么,半晌才说:“确实不错。”
我倏地松了口气,忍不住笑了起来,又不敢太放肆,只微微笑着说:“父亲说,书法可勤能补拙,故而小人在写字上多费了些工夫。”
太子蹙着眉,对太尉道:“这傻子似是不明白,你又是如何发现的?”
太尉笑说:“那日下官看着他写喜字,每个字分毫不差,叠在一起竟无重影,这并非模仿力,而是强大的记忆力。”
我听得纳闷,疑惑地看着他们。
太子打量我几眼,问道:“你既有这本事,父亲又是大学士,为何不去考科举?”
我心里也苦闷,我字虽然写得不错,可考科举是要写文章的,我性格懦弱,又哪里写得出好文章,既无大气磅礴,也无行云流水,只能写些小家子气的东西。
太子似是看见我烦,又拿太尉无可奈何,一气之下起身就走。
太尉起身去送他,临出门转头朝我笑了一声。
原以为此事就此揭过,谁料想过了几日太子又来找我麻烦,这次未见太尉伴其左右,我心中实在有些害怕,跪在地上瑟瑟发抖。
太子亲自去楼上取了两册卷宗下来,一册给我,一册拿在手里自己看。
冬日天寒,屋子里烧着炭火,我搓着手细细读那册卷宗,蜡烛的火光摇摇曳曳十分渗人。
太子懒洋洋坐在椅子里,突然问道:“知言近来如何?”
我晃了晃神,仰头看向他道:“小人近来不曾见过他。”
太子淡淡应了一声,我偷偷打量他几眼,见他神情苦闷,禁不住在心里叹气。
太子突然问道:“你看完了吗?”
“马上看完了。”
“嗯,看完就写。”
我见天夜已晚,迟疑问道:“全部写完吗?”
太子拧起眉道:“你何意?”
我嗫嚅道:“若是殿下不着急不如先回去,小人写完了明日送去太子府给您过目。”
太子一脸难以置信道:“你赶本王走?”
我忙不迭摇头:“只是仓促写完字也不好看,这么厚一本要写好久呢,天色不早了,屋子里冷,小人怕殿下受寒。”
太子气恼道:“谁要看你那破字!别写了,滚过来!”
我见他发怒,心里害怕极了,禁不住红了眼眶,慢吞吞走过去,求饶道:“小人知道错了,殿下不要生气了,不要打小人板子。”
“你!”太子闷叹了一声,“不必写了,你把卷宗背给本王听。”
我刚松口气,又听他说:“背错一个字打一板子。”
我揉了揉眼睛,从行首开始背,一字一句,背了小半时辰,背到后面实在有些记不住了,想起太子要打我板子,愈发惊慌失措,脑袋里像挤满了浆糊,一个字也想不起来。
太子定定看着我,我望着他深邃的眼眸,泄气一般问道:“后面还有几个字呀?”
太子看了眼身旁侍卫,那侍卫嘴里喃喃数了数,说道:“还有三百七十二个字。”
太子问道:“如何,你是继续背,还是打板子?”
我抿着嘴,深吸了口气问道:“能不能分开每日打一个板子?”
太子冷冷反问道:“你说呢?”
我慢吞吞跪在地上,俯下脑袋道:“小人领罚。”
屋子里静悄悄没有声响,不知过了多久,只听见匆匆向外的脚步声,待人走尽了,我方抬头看去。
太子托着额头坐在椅子里,昏暗烛火下,他似是微微红着眼,用阴冷的眼神望着我,声音喑哑道:“知言纳了姨娘。”
--------------------
第1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