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上下都如此腐败,那有什么值得去的?于是他大笔一挥,写下了流传至今的《不第后赋菊》。
“待得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也是在这个时候,他有了推翻唐王朝的心思。
那一年,关东大旱,朝廷的官吏们强迫百姓们缴租税,让他们服役。
百姓经过这次的大旱,哪还有什么粮食?他们走投无路,便聚集在黄巢周围,和朝廷官吏发生了冲突。
以后,黄巢起义正式开始,他带着亲戚还有数千人与前不久的王仙芝起义汇聚,一起合作。那些交不起重税,以及活不下去的农民们,纷纷加入了他们。】
西汉。
“待得秋来九月八,我花开时百花杀。”
汉武帝虽然也比较痛恨那些反叛的人,但是听到这句诗,却莫名觉得热血沸腾。
“有骨气!去病,你听到了没有?”
他用力拍了拍霍去病的肩膀,语气颇为豪迈。
“待到明年九月八,我把匈奴打回家!”
霍去病也豪迈地拍拍自己的胸脯。
“好!”汉武帝一拍手。“以后和匈奴对战,就看我们去病了!”
卫青:“……”
皇上是不是太宠溺这个家伙了?
去病今年才十六岁,明年就上战场,是不是太早了?
还是个小孩呢。
卫青面色有些无奈,觉得以后还有的头疼呢。
唐初。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魏征的声音尽管已经沙哑,却还是磕磕绊绊地说出了这么一句话。
不为百姓着想,滥用民力,让百姓活不下去的统治者,终究会被百姓掀翻,自古以来都是如此。
李世民从刚开始看到天幕上面的诗句,一直比较沉默。
身旁的长孙皇后和那些大臣们都比较担心皇上,都默默地看向这里。
半晌,李世民感慨道:“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早就预示着他以后要带着起义军过来复仇啊。”
“果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心才是一个皇帝最应该注重的。”
“魏征,当赏!”
长孙皇后看着那些大臣们所在的方向,也微微露出笑容:“我大唐有魏征,实乃幸事。”
魏征的脸色有些僵硬,不一会儿才别扭地点了点头。
看来当今圣上和皇后都是清醒之人,于国家和百姓们来说,也是一件幸事。
只是让人痛心的是大唐后世的皇帝,怎能对国家大事如此敷衍,甚至当成儿戏?
大唐逐渐走下坡路,甚至衰落,那些只知道享乐的皇帝功不可没!
呸,活该被骂!
第18章 黄巢是个狠人
【黄巢起义的发展速度还非常快的,而且最关键的一点,那些州县和节度使们为了自保,他们全都坐在那里观望,也不报告给朝廷,于是黄巢起义军很快就迅速攻打到中原。
按理说到这个时候,起义军都快攻打到家门了,统治者总该有危机感,想着派兵去剿灭反贼。
但唐僖宗不一样,他该喝喝该玩玩,甚至举办马球比赛,用输赢来定官职也是这个时候发生的。
后来起义军攻打过来,唐僖宗和那些官员们是抱着哭啊,那有什么办法,都这个时候哭有什么用?
于是,田令孜连忙带五百神策军领着唐僖宗和一些少数宗室逃出京城,最终逃往四川。
没错,这个四川就是当初唐僖宗当初用马球比赛任命节度使的地区,要不然怎么说他把自己的“后事”给交代出去了呢?
四川这可是个风水宝地啊,不仅富庶,还喜提了两位连接逃过来的皇帝。上一任就是唐玄宗了,现在唐僖宗也成功地走上了他祖宗的老路。】
唐初。
刚刚上任四川的节度使:“……”
很好,他觉得他接下来要无了。
在这么重要的地方做节度使,而且根据神女描述,未来那些节度使的名声似乎特别不好,他这是分分钟要被人暗算的节奏啊!
他重重地叹了口气。
四川的那些百姓们也面面相觑,原来他们这个地方这么重要,连皇帝兵败了都接连往这里跑?
【纵观各朝的起义军和反叛军,黄巢军攻打过来,这一路上似乎“顺利”的不行。
节度使们和州县们观望,唐军士气低落,镇压的将军自然也不会多么用心。
于是洛阳首先沦陷。
洛阳,可是大唐重量级别的城市,和都城长安相比也不相上下,每次国家有什么战乱纠纷,洛阳可以说是兵家必争之地。
就比如之前的安史之乱,他们争得那叫一个头破血流,给洛阳城带来了空前的灾难。
然而这次,与其说是打仗,不如说是一群人在那里看热闹,甚至连东都刘守都亲自带人在洛阳城外列队欢迎,和谐的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