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皆知大来书斋是皇帝的产业, 一时间心中更是感激, 只觉君恩深重。另一方面则也放下心, 圣人如此态度, 那些官老爷们就算想找茬也不敢太过分。
眼看着赵钰在民间的声望越堆越高, 连带着也说起朝廷的好话,西平王府的摆件瓷器等换了一批又一批。
西平郡王气得要将手边的茶碗摔了,可巧管家让人去搬救兵,请来了西平王的宠妾陈氏。陈氏虽已年过三十,然眼角眉梢并未细纹,又有一身温柔似水的气质,凡是见过她的人就没有不喜欢的。
就连如今留守边关的西平王妃,因为陈氏殷勤服侍、为人柔顺平和,待陈氏也极好。在西平郡王奉旨回京时,便特意点她随行。
陈氏见地上满是碎瓷片,便用一双透着担忧的眸子看着西平郡王,随即又不好劝说。只柔声对一旁的奴仆道:“还不快收拾了,扎伤人了可如何是好?”
西平郡王瞪了一眼侍立在旁的管家,又看向陈氏道:“不过一时有不顺心的事,是谁巴巴的把你请来了?”
他最是喜爱陈氏,明明陈氏什么也没说,可他就是觉得陈氏正为自己忧心。为了不让她担心,竟是安抚起陈氏来。
陈氏温柔一笑,被丫鬟扶着小心走到西平郡王的身边,一双素手为他整理衣领。她并未提起方才的事,而是柔声说道:“王爷也要保重自身才是,何必发那样大的火,若是伤了自己反倒不美。”
一旁的管家心中暗道自己明智,不愧是陈夫人,不过两三句话就将王爷安抚下来。
陈氏并未趁此时机痴缠,反而在西平郡王情绪稳定下来后就请辞,惹得西平郡王嘴上念念不舍,心里却暗道还是陈氏懂事知进退。他这份情绪也被一旁的管家察觉到,再面对陈氏时不免多关照几分。
陈氏只一味笑着,被管家亲自引出去后就见有人进了西平郡王的书房,不由收敛了些许笑意。她蹙眉问管家:“王爷才生了一场气,想来是平日未曾休息好也未可知,正该养神小憩。那是哪一处的人,竟这样不懂事。”
管家听陈氏这般关心,随意看了一眼那人的背影便说道:“那是田宁的人,许是有要紧事。”
他说完后心里一惊,不着痕迹的看着陈氏的面色。虽然陈夫人没了娘家,可谓是王府的无根浮萍,但这样要紧的消息是不能泄露的。夫人柔弱良善,一时不察万一被人套话就不好了。
管事的便又补了一句道:“听说那边王爷的几个庄子歉收,恐怕是来告罪的。”
陈氏眼睛闪了闪,装作一心为了西平王道:“我一个妾室不好多说,请您老人家也教导教导,哪有这样不懂事的下人。”
说着便扶着丫头的手摇摇离开,管事的见自己搪塞过去也彻底放下心,转头就将此事抛在脑后。
西平王浑然不知爱慕仰慕自己的妾室做的好事,也不知自己的好管家一句解释的话就让陈氏起了疑心。他正满心欢喜的看着手下报给他的账本,那一车车的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
至于这么多银子骤然投放到民间会引起什么后果,西平王却毫不在意。如今这天下还不是他的,他巴不得大乾越乱越好,更不可能为百姓考虑。
手里有银子便有底气,西平王抚着这些银子,随即下令给京中三品以上的大人们送钱。数量不多不少,刚好是他们曾贿赂谢宁的钱财。
西平王见手下去办事,得意的对一旁的管家道:“传令下去,凡西平军每月再加一钱银子。”
他们西平军的人数不少,一人加一钱银子也有好多。不过为了成就大业,这些牺牲也是必不可少的,只要笼络住手下的士兵,他才能战无不胜。
管家并未提出异议,虽说他仍觉得西平王略有些吝啬。他可是知道银矿的大小,以如今开采的程度别说是每月加一钱,就是直接加半两也不过是九牛一毛罢了。
而皇宫里,赵钰也颇为眼馋西平郡王的银矿,为此还特意将自己的两个弟弟一同召入皇宫商议。前朝曾实施过的“一条鞭法”那样好,最后却夭折在白银上。如今他们好容易才发现大型银矿,可谓是及时雨一般的存在。
赵钰早已决定待时机成熟就清丈天下土地,若再配合大量的白银储蓄,定能成功进行税制革新。况且各类税务名目繁多,若真能合并为一条,百姓们也会轻松许多。
忠宁郡王自娶妻后一直缩在王府里不出来,这会儿忽然被拉到皇宫还有些忐忑,只缩在忠顺郡王身后。赵钰见了也没有特意让他说话,毕竟忠宁还很小,便只与忠顺商议着。
舅父、景明等人如今都身兼要职,要一下抽出时间前往田宁也不现实,赵钰便将主意打到自己的两个兄弟身上。银矿这样的大事,没有自己人在一旁他还真有些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