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康有些惊诧的看着赵钰,问道:“陛下,这是怎么了?”
帝王的规矩仪态是万万不能少的,陛下当初在东宫时年纪尚小,为了不被人看清最是注重仪态。莫说这样急切的起身,就算是大声说话也是罕有的。
赵钰背着手,站在窗前微微抬头道:“伴伴,咱们的船在海上会遇到海盗,那那些来乾朝做生意买卖物资的外国人呢?”
刘康一时被问住,很快反应过来,说道:“做海上生意的都是九死一生,但只要有一艘船能回去就足以弥补他们的损失了。”
乾朝虽说实行海禁,但实则只是禁止民间自行出海贸易,而非绝不允许别国船只停靠乾朝码头。若非如此,那些西洋表、玻璃屏风等也不会正大光明的出现在宫里。
赵钰原都在想如何抵抗海盗,竟忘了海盗可不管是哪国人,一样都要抢。这意味着什么赵钰很清楚,他蹙眉道:“但要真是这样,那还有谁肯出海?”
纵然人都爱说什么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但除非真到绝境,谁肯拿自己冒险。而凡是出海的人都要精通水性,去哪里找这么多通水性的人?
当地人也不是傻子,为了不知道能不能得来的钱命也不要了。唯有两种可能,一则是海盗也是看人下菜碟,二则海盗与那群常来贸易的人有勾结。
若是有勾结倒也好说,但若是看人下菜碟,海盗们笃定乾朝拿他们没办法,怎么就肯忍让国外的商人呢?
刘康也意识到不对,躬身道:“臣这就去查。”
赵钰转过身,看着刘康道:“这个不急,倒是先将镇...将昭毅将军传来。他曾与朕共同在东海平叛,于水上作战也小有心得。”
“是。”
刘康也知晓昭毅将军此人,闻言有些犹豫道:“可将军他当初腿部受伤,只怕无法承担重任啊。”
赵钰闻言面色也有些沉重,叹道:“当初若不是将军为我挡了一箭,也不至于会这样。但即便有腿疾,训练海军而已,将军坐镇主帐指挥战斗,又无需阵前冲锋,自然无碍。”
战场上刀剑无眼,有伤亡再正常不过。只是那并非敌军想要自己的命,而是甄家在军中的人手暗中放冷箭,这才让自己险些失了一条命。
昭毅将军仁义,关键时刻将那支冲着自己心口来的箭一脚踢开,这才救下自己一命。可奔着要自己命的箭自然没那么简单,气力之大竟是直接将昭毅将军的脚扎个对穿,从此将军脚上就落下残疾。
而将军虽军功卓著,可偏偏当初甄家在朝上呼风唤雨,硬是借着残疾的由头让他解甲归田。幸而当时兵部侍郎是自己的人,便将他调到京中,随意给了个军中教习的职位。
自赵钰登基后,因着天下也算安稳便没有将昭毅将军外派,只是正式往他手上派了三千兵力。算是从无实权的将军变成有实权的将军,这半年因为日子舒心也发福了不少。
刘康知晓两人的渊源,便不再多言前去宣昭毅将军。他是看不懂陛下和将军的关系,两人从东海分别后私下里也只见过一次,可还是自有一种默契。
不多时,赵钰便听到殿外明显轻重不一的脚步声,不免抬头向外看去。
果然,喜春道:“陛下,昭毅将军求见。”
“宣。”
赵钰说着将手上的朱笔搁置在一旁,又看向内侍道:“沏茶来。”
“臣,昭毅将军姚卫参见陛下,陛下万安。”
赵钰看着现在昭毅将军的模样有些吃惊,转而笑道:“快快请起,坐吧。”
待昭毅将军坐定,便有内侍奉茶来。赵钰笑着问道:“这么长时间不见,将军越发有福了。”
当初中等体型的壮汉,如今生生扩大了一圈儿,若非五官轮廓还似从前那般,只怕是再也认不出来这就是同一人。
姚卫闻言大笑一声,扬眉道:“陛下的风姿一如当年,倒是我越发懒得动弹,这才发福了。”
他这话并非假话,毕竟这些年只在京中操练士兵,他也有些不怎么适应战场。近来听说陛下关注海关一事,王家的海船又重新回到码头,他心里便有些猜测。
当初他与陛下闲聊时也曾提起过海军一事,只是当时陛下还在东宫也无法做主。如今眼看根基已稳,想必是要有动作的。果然今日便要召见他,毕竟毫不客气的说一句,他算是如今朝中最懂水师的人了。
赵钰笑道:“朕正有一事烦请将军动弹动弹,只是不知将军肯不肯。”
“陛下若有要事还请直言,臣定然尽心竭力。”
赵钰垂眸道:“昔年将军说起东海叛乱,言说必然少不了海盗的挑唆,孤虽相信却也无可奈何。如今朕已登大宝,倒像是训练海军清缴海匪的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