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安面上有些潮红,为赵钰夹了一块儿鸭肉后道:“玄泽,这下可好,只怕明日咱们大王爷醒过来,觉得还不如死了干净呢!”
赵钰高兴之余见柳安这般,面带笑意道:“刘伴伴,取朕珍藏的久酿春来,今日要与景明一醉方休。”
他平日甚少喝酒,正是因为酿酒都要用粮食。呈给皇帝的贡酒更是层层筛选,耗费更大。他便命内务府将贡酒的数目减半,也只有高兴时才会小酌一杯。
柳安出身行伍,自然不惧喝酒,也豪爽道:“拿大碗来!”
他白净的面上带着一抹红晕,虽未喝酒,却已然是一副醉了的模样。看得赵钰心里有些痒,伸手拉住他道:“好,就拿大碗。”
刘康心里也是乐得很,让喜春将久酿春抱出来后亲自取了两个脸大的青瓷碗来。
柳安站起身,一把掀开酒坛的塞子,一股醇厚的香气骤然飘了出来。他闭目细细感受一番,不禁赞叹道:“当真是好酒,只闻着就令我醉上三分。”
说完便将澄澈的酒液倒入青瓷碗中,在月光的映照下,碗中酒液恍若无物,唯有醇厚的酒香才让人知晓这里还装着举世难寻的久酿春。
两人说笑着喝了半坛,赵钰才似醉非醉的止住柳安继续倒酒的动作。刘康端来醒酒汤,两人用了才回到寝宫休息。
趁着酒兴,赵钰今日也孟浪许多,大着胆子让柳安摆弄出更多姿态。柳安并未喝醉,却也借着酒劲将往常的羞涩一抛,可谓是尽得其中趣味。
门口望风的刘康实在受不住,喊了喜春来顶班,自个儿回房休息去了。喜春听着里头的动静,悄悄在耳朵里塞了两团棉花,登时清静多了。
第二日一早,两人醒来后更是较以往甜蜜许多,一个对视间均是脸红耳热。
而太医院里终于醒来的义忠亲王,却又因为得知自己日后于子嗣有碍而晕了过去。
张太医状若无事的收回搭在他手腕处的手,平静道:“亲王累了,你们伺候他先歇着。”
一旁的太医有些犹豫,压低声音道:“院正,这能行吗?毕竟这也是皇室宗亲,就这么...不管了?”
张太医瞥了眼这不开窍的徒弟,没好气道:“伤得太彻底了,就算是祖师爷在世也救不回来,能捡回一条命算不错了。”
年轻的太医看了眼义忠亲王垂下的手指似乎动了动,登时惊出一身冷汗,连声道:“是,弟子知晓了。”
义忠亲王另一只藏在被子下的手紧了紧,心中已然恨极,却又很是无力。无论如何,他都已经是个废人了,甚至膝下连一个子嗣也无,已经是个再也无法翻身的废人了。
当初母妃一心要他同王妃生下嫡长子,王妃也果不负所望,十六便生下他们的嫡长子。可长子身子却孱弱的很,看着就不像是能养活的,到三岁就没了。后来陆续添置的侧室,也没能给他生下一儿半女。
要不是多年前生下的嫡长子证明了他身体没问题,恐怕太子之位也轮不到他去肖想。
一时间,义忠亲王心中恨极,只恨不能将赵钰碎尸万段。寻常贼人哪里敢靠近皇陵,更别提自己屋外的侍卫恍若耳聋一般,明晃晃就是针对自己的计策。
而他便是想报仇,却也没有半点法子了。
不,还有!
只要将此事牢牢瞒住,再加上南安郡王又远在千里之外,南安王妃、郡主初来乍到也不了解情况,如何能知晓自己的事?
一时间,义忠亲王混沌的脑子清醒许多,企图牢牢抓住这根救命稻草。
毕竟,谁又能想到堂堂皇室宗亲会毫无形象的被人放在马背上,被沿途的百姓瞧了个仔细呢?
此时义忠亲王昨日重伤入宫的事彻底传开。他现下已然好上许多,只是既然借了皇宫的太医治伤,自然也是要谢恩的。
只是他躺在床上不便,因此托了伺候的内侍前去转达。却不知为何,今日来来往往的内侍瞧他的眼神都怪怪的,不免让他有些奇怪,躺在床上心中也很是不安。
不久后,赵钰还特意前来探望重伤的大哥,见他躺在床上有气无力的模样很是担忧的问道:“皇兄可还好些了?”
义忠亲王蔫蔫道:“劳烦陛下挂念,臣已然好上许多了。”
“唉,谁成想竟会有人这般胆大包天,甚至在皇陵前对皇兄下如此狠手。只可恨皇兄膝下无子,如今也...唉!”
义忠亲王听他提起这茬,有些不适的动了动身子,愤懑道:“定要抓到这贼子!在皇陵前下手,说不得就是前朝余孽,陛下当早日查处。”
他自然晓得人是赵钰派去的,只是他虽不能立时报仇,却也要挑拨一二。若能离间君臣感情,这样大的把柄,日后赵钰定然也不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