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我在红楼搞基建+番外(216)

天坛回响着不绝的呼声,赵钰却面色僵硬的跪在原地不知该如何办。他当初设计此事可未曾想过自己在祭坛上被稻米淹了怎么办。

虽说稻米自觉避开他周身一尺的距离,可他已经看不见牌位了,稻米堆了足足三尺有余。他此时拜也不是不拜也不是,便只好在停下倾泻稻米后高声道:“臣赵钰谢皇天上帝。”

他还未曾想好要不要把棉花也倒出来,谁知提前与自己约定好的系统就径直将棉花从天上倒出来。一时间众人又是惊呼,看向祭坛的目光充满火热。

陛下果真来历不凡,若能好生侍奉陛下,日后说不得也能位列仙班。一时间,什么男官女官,什么家族子孙,都比不得死后成仙来得有诱惑力。

赵钰怕系统再将工业盐也倒出来,连忙在心中道:“工业盐先不要倒出来,我日后有用。”

正绕着祭坛转圈的小光球正开心的从上至下的撒棉花,闻言有些不解道:“要声势浩大,不多点怎么行?”

但他也没有和赵钰对着干的意思,也乖乖的应下。

“你将这些棉花弄到下面去,省得跟稻米掺到一起去了。”

“好啊~”

小光球说着就兴致勃勃的跑到众臣头顶的天空,向下飘洒的棉花如雪一般洁白,不少大臣都忍不住悄悄扣在手心里。

赵钰拜谢天神后就起身,转身面上众臣的一刹那,群臣呼道:“臣等拜见陛下,天佑陛下,大乾千秋万代——”

在大乾,亦或是往前数各朝各代,能与上天对话之人只有皇帝或是使者,他们还不够资格在上天面前称臣。

他们心中无比激动,顾忌着不能直面视君的规矩才不敢径直抬头。

赵钰微一抬手,沉声道:“众爱卿平身。”

他位于祭坛几近中央的位置,四周全是稻米,全无下脚之处。况且这也有三尺来高,上面又铺了厚厚一层棉花,更无法离开了。

谢宁察觉到赵钰的窘境,连忙招呼几个祭官道:“先想法子在中间开一条道请陛下出来。”

工部尚书江利脑子活泛,连声道:“先去寻两块儿高四尺的长板来,从这儿到陛下那边,着人直接往两边推开即可。”

赵钰见他们有了主意也不再多说,在人群中远远看向柳安所在的方向,这才扭身面对牌位。

警幻一事警示他世上确有仙神,但观其言语,只怕并不能轻易插手人间。他也不怕有谁怪罪自己,他的来历不凡他自身也心知肚明。

众人合力将被困在稻米中的皇帝“解救”出来,有些兵士忍不住还抓了几粒稻米塞进口袋。他们也想沾沾陛下的福气,说不得也能有些造化。

这样的事实摆在眼前,上至百官下至百姓,在无人敢质疑赵钰的正统身份。便是再发生灾祸,他们也只以为是当地有人触怒上天。

当白花花的稻米、软绵绵的棉花从天坛中搬出来时,不少早已知晓此事的百姓夹道相迎,望着御辇上的身影心中激荡。

“草民等参见陛下,陛下长乐无极——”

围观的百姓久久伫立,直到看不见队伍的背影时才散去。他们不肯回家,三三两两的上茶楼酒馆谈天说地。

亦有不少姑娘们聚集在大来书斋中,她们也要好生商讨一番近日发生的事。

作者有话说:

1.祝文的翻译(自己写的大概):天泽二十年十月十三日,当今天子赵钰启奏上天:今年刚刚入冬,(本不该有大雪),但是建州却有雪灾。天下人都很震惊,我作为皇帝恨不得代替我的子民受苦。应该是我没有迎合上天的心意体贴百姓,(没有做到认真办事),这是我的罪过,现在我承认错误(希望你原谅我)。我登基以来,见到贤才却没能让他入官场,见到尸位素餐的人没有及时辞退,是我的第一罪。今年建州暴雪,很有可能连累周围的州县也暴雪,都是因为我没有协调好大臣(治理国家),这是我的第二个错误。到今天已经是第五天了,死伤有数千人,我的子民都是被我连累,我内心很不安宁。

2.祝文的格式来自嘉靖年间的典礼祭文:维嘉靖(某)年,岁次(某)月(某)日嗣天子臣御名(朱厚熜,皇帝亲自书写)敢昭奏于皇天上帝,曰:.....

3.内容参考康熙十八年罪己诏,句子有:朕之罪也,故为罪己以诏之;上不能合天心,下不能体庶民;见贤而不能举,见不肖而不能退;政治未协,阴阳不和

第111章

近日民间谣言甚嚣尘上, 不少男人们都在议论是因着陛下让女子入外朝才引得上天震怒。

他们一身酒气熏天指点朝政,指桑骂槐般侮辱过往的女子,大言不惭什么“牝鸡司晨”“女子安守内宅”一说。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