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文中的路人甲(388)

作者:诸事皆芜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但我听说了一个消息,说后面要固定时间赶集,而且时间三天一场要间隔更长,之后三个场镇赶集日都一样,这样一来这日子...”

蒋叔倒没瞒着,反而噼里啪啦的说了一通。

“赶集日要调整?”听完,况叶有些惊讶。

如果真如蒋叔所说,他们村的土陶生产和售卖的确会受到不小的影响。

不过更多还是对集市的影响。原本就已经萧条不少的集市,这之后怕是会更加的萧条。

“这消息是在传,听说已经有地方是这样的固定赶集日。不过我们这什么时候改,倒是没什么消息。”

“...那等消息确定吧。”这事还不确定,担忧再多也是白费心思。

之后土陶的摊子有客人来,况叶就没在这逗留,继续前往下一个目的。

缴完税款,购买了些日用品和食物,他就回了九大队。

进入六月之后,天气是一天比一天炎热,接下来的七月、八月则是更上一层楼。

这三个月的时间,关于蒋叔说的赶集日要改的事,一直没有什么消息。

不过其他的事却是不少。

况叶每次去场镇,都能从报纸上看到有些报道,其中三则报道比较吸引他的注意力。

这三则报道,分别是省城在六、七、八这三个月召开的三次会议。

三场会议,是三个组织团体的会议,它们分被是工会、共青团、妇联。

会议的任命了三个组织团体的领导人,也就意味这因为十年动荡而停摆的三个组织团体,再次恢复工作。

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这说明现在的局势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而就在这炎热的八月即将结束的时候,一则消息也让况叶再次感受到了局势的变化。

八月下旬,党的的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中央召开。

对于会议的内容,生活在农村的况叶没有更多的渠道得知,但一言半语也是听到一耳朵的。

这次会议的召开,很多人都非常的期待,希望能有新的发展和改变。

不过他也只能抽出一点点精力去关注这次会议,更多的还是消耗在九大队的田地中。

八月底也正是收获的季节,地里的玉米、水稻已经成熟,他和队员们和天抢时,力求今年的秋粮能顺利的归仓。

忙活九月下旬,秋收的工作才基本上收尾。

在队员们喜迎丰收的同时,况叶也听到一个不错的消息。

十大的会议后,一批在动荡中备受迫害打击的的老干部被选为了中央委员。

其中就有他熟悉的一人,那就是后世推动改革开放的领导人。

他的复起,也代表这局势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有了这样的认知,况叶心情着实好了很长一段时间。

但也许是乐极生悲,十月的一项政策宣布,让他的心情不怎么好。

之前和蒋叔聊天的内容,在十月终于成了真,赶集日的改动通知已经下来了。

从十月开始,观市规定,场镇的赶集日由三天一场变为七天一场,每个星期日就是赶集日。

也就是说无论是哪个场镇,都是星期日赶集。

至于有这一政策的原因。一是之前的赶集日,农民甚至可以赶个圆集,也就是每天都可以到不同的场镇赶集,这样一来会影响农村的生产。

二是,动荡时期,反资本的主义认为集市是滋生资本主义的土壤,限制赶集对其相关的商业行为进行约束,是正确的政治方向。

赶集日的变动,不仅况叶心里不好受,九大队的队员们也都议论纷纷。

本来就因为动荡的原因,赶集的限制增多,现在这一政策的宣布更是雪上加霜。

第190章

赶集日的调整, 无论队员们议论再多,也没有办法改变这一事实。

随着时间的流逝,所有人也逐渐接受的了这个事实。

而每个月基本上趁着赶集给卫生院送药的况叶,倒也没受多大的影响, 还是每个月二号去送货。

只不过遇不遇得上赶集, 就得看情况了。

要是不是赶集日, 他想买肉的话就有些困难, 场镇上的肉摊一般在赶集日都是有肉卖的, 闲日的话就要靠运气了。

十月一过时间,时间进入初冬十一月。

二号这天, 况叶骑着车去给卫生院送药。

这天不是赶集日,场镇上显得相当的冷清,不过在靠近卫生院的时候,人变得多了起来。

尽管赶集日进行了调整,但看病的老乡的病情却是等不得的。

虽然各个生产大队有赤脚医生, 来卫生院看病的老乡已经减少不少,但一些病症赤脚医生们也处理不了,只能让老乡来卫生院这边。

进入初冬,这段时间的气温变化有些大,一些身体本来就不太好的老乡, 很容易旧疾复发,因此卫生院的人不算少。

上一篇:浪花满袖下一篇:沃姆候学院[无限]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