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文中的路人甲(269)

作者:诸事皆芜 阅读记录 TXT下载

领完分红,春节也不远了。

但春节不放假,过年的气氛相当的冷清。

而且因为“斗批改修”的运动兴起,年夜饭都吃的不是那么安生。

比起去年还要难受的春节期间,大年初一的日子九大队的队员们还得上工,这情绪难免就不怎么好。

哪怕时间进入初春,也有不少人没有缓过劲来。

但春季是农民不可忽视的集结,这个时候万物复苏,地里有太多的农活等着人去处理。

就在大队长和各个小队的队长,想方设法的调动队员们干活的积极性时,却遭到外部的冲击。

三月份开始,观市在城乡各个地方普遍的开展,学习“三忠于”、“四无限”、“早请示、晚汇报”以及跳“忠”字舞等的活动。

因为相关的活动,队员们上工也受到了影响。

夏粮小麦等杂粮、以及油菜等作物的产量,因为管理的缺失,哪怕气候适宜也受到了影响。

之后水稻、玉米、红薯等粮食作物虽然种下去了,但因为队员们的积极性不高,相关的管理也有不少的疏忽。

而就在这个时候,从去年就开始的武斗事件,在县城又发生了两次规模较大的冲突。

六月初的时候,县城的武斗,还不是内部的冲突,而是与临近的几个县的武装冲突。

因为冲突的人员数量众多,期间还动用了枪炮。

况叶他们得到消息的时候,听说县城进行了持续5天的戒严。最后这场冲突,还是在军队的干预下才停歇。

另外一场冲突,则是县城内部两个对立派别组织间发生的争斗。

两方以县城大桥两岸为据点,进行武斗,期间也动用了枪炮,导致5人被击杀,3人被击伤。

两场武斗愈发的让局势混乱,县城下的各个公社,也不时有小规模的冲突发生。

为此,况叶每次去场镇的时候,都得小心。

之前观市的武装部的枪支弹药被洗劫的情况,在各个地方都有同样的事件发生。

听说观市在去年11月和今年4月的时候,武装部的武器库再次受到洗劫,里面的枪支弹药被一扫而空。

安琼县城也发生了相同的事。

这导致大量的枪支弹药流入民间。

哪怕现在丰水公社大体上被乔书记这边管控,但有些流窜的人员,在近一年造成几起恶性事件。

现在出行,况叶和九大队的队员们都十分的注意,尽量的不单独一个人行动。

八月一过,又是秋收的季节。

虽然队员们干活的积极性有所降低,但在收获的时候却还是有劲的。

而就在队员们忙着收获的时候,外界的局势再次有了变化。

况叶所在的省因为武斗严重,也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为了平复武斗之风。

九月中央发出了一则收缴枪支的命令。

随着枪支的不断收回,武斗的烈性受到了一定的控制。

第131章

随着收缴枪支命令而来的是, 军队的强势介入。

得到中央支持的军队,以强硬的手段收缴了不少“造反派”手中的枪炮。

虽然还有不少枪支遗留在民众手上,但大规模的武斗受到了一定的控制。

随着局势被控制,之前那种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也有所缓解。

在这个时候, 况叶陆续收到了几封信件。

张友岁、刘康民, 以及况家父母的, 虽然来自不同的人, 但信件内容却提到了同一件事。

那就是知青上山下乡。

六六年动荡开始, 随着大串连大多数知青自行回城,之后的六七年因为动荡, 这期间没有知青下乡。

但知青下乡办公室却一直没有撤销,其实相关的工作一直都有。

之前张友岁、简修文和刘康民他们和况叶通信的时候,也给况叶讲过。

三人回城之后,从六七年的时候,其实当地的知青办公室的工作人员, 就不时上门给几人做思想工作。

希望动员他们这些自行回城的知青,回到农村“抓革命、促生产”。

但这期间局势动荡,加上回城的知青不少,谁也不愿意再次回到农村。

这事就这么僵持下来。

不过随着局势的变化,大量无业的青年集中在城市中, 不仅是经济上的负担,也社会治安的不安定因素,其中还有不少加入闹革命的队伍。

据张友岁的来信说, 锦城7月份的时候,再次改建了相关的办公室, 为动员知识青年下乡做准备。

刘康民那边的时间虽然有些出入,但也有相关的办公室变动。

而他们这些自行回城的知青, 再次被动员。面对比之前强势许多的动员小组,两人知道情况不容许他们在拖延了。

两人回城近两年,因为局势动荡,加上工作岗位难寻,如今仍然没有正式的岗位。

上一篇:浪花满袖下一篇:沃姆候学院[无限]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