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玲摆手,“算了,我到你这里享受享受也就行了,我们家就没有讲究人,我要是弄这些,搞不好还要和家里人吵一架,最后还里外不讨好。”
丁玲拉鞋底,暖暖就裁剪布料给孩子还有欧阳做些衣服。
“也不知道现在青化厂那些职工,上面要怎么安排,”丁玲坐在暖暖旁边一遍拉鞋底,一边叨叨她打听来的消息。
青化厂是团里建团之初,为了使用水泥方便,团里组织建起来的,全名青松建化厂。流言说上面要撤团并镇并不完全是空穴来风,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又突然叫停了,只是一部分原本属于团场的厂子被划出去了,青化厂不是唯一的个例。
地方上把厂子接收了,人员却又甩给了团场,现在团里也挺愁的,不知道这些人往哪里安置。职工还好说,团里还有大片大片的地等着开荒,难得干部,呼啦啦一下子要安置一百多个干部,团里根本没有那么多的岗位。
“哎,你昨天看到那几个人没有,听说是从上面来的,调查我们团作物疯长的情况的……”
暖暖手都没停哪怕一下,道:“没注意,又跟我没什么关系,我这几天彻底不去想工作的事情,把脑子放空,什么都没去想。你也知道,我从来不去打听那些八卦的。”
丁玲道:“我家老路这几天就在为他们开车,偶尔听了那么一耳朵,据说什么都查不出来,调查员说要把那些菜收走以作证据,团领导居然说可以,他们绝对予以配合,把调查员气的够呛。”
配合的意思就是说,要收你们自己去收,他们跟在后面摇旗呐喊666。
“那些人也是,疯长的又不只是那些菜,还有野草和树木啊,把那些收集上不就行了吗?”转头丁玲又说起医院的事情,
“我听后勤那边的人说,医院现在都快要被搬空了,机器设备被搬走就算了,他们连病床,办公座椅都没放过,医院那边现如今已经完全空了。当初为了这些设备,你和张院长可是没少去求爷爷告奶奶,才弄来这么些东西,如今人家招呼都没打一个,就全搬走了,也真是够了。”
“医院那边没有人去闹吧?”暖暖可是知道,有些设备就是张院长和一些酷爱研究的人员的心头宝,要是真的闹出什么事情来,这个节骨眼上可是要吃大亏的。
丁玲摇头,“没有,喜欢梗脖子的硬茬子,张院长安排他们下乡蹲点去了,如今还不知道他们的心肝已经被挖走了。”
暖暖微微一笑,张院长一直都是这样,诸事妥帖。虽然如今变成更加啰嗦的老头子了,那政治敏感度也是杠杠的。这些年,随着身体的变老变差,张院长基本上已经放弃了在医术上的专研,专心做他的行政工作,技术这一块都交给了暖暖负责。
暖暖也没有辜负他的期待,明明职工医院只是一个乡镇级别的小医院,这些年发展下来跟大城市顶级医院似的,医疗设备设施齐全,医疗队伍顶尖,那些看起来就很难搞的人才,在暖暖面前可乖顺了,就算脾气臭了点也无所谓,这样的人才他一个都挖不动,暖暖却可以凭借一封信挖到一个团队。
对于这次医院合并事件,他和闻人医生的看法是一样的,是好事不是坏事,至少真的出事了,大雷就让高个子顶了,他们这些‘底层’人员老老实实的沉寂下来,安安稳稳过日子,没什么不好。
工资照领,福利照发,事情照做,至于病人来了没设备不好医治?能找到暖暖这里的,就不会有这种困难。顶尖的医生从来都是顶尖的资源,不会因为她换到了个小地方就改变了这种资源的本质。真的得了大病,又没有足够消息来源的,估计也不会相信暖暖这种‘小地方’的医生。
资源分配上这种信息流通不畅的事情,张院长从来都看得很开。
于是,七团职工医院彻底沉寂了下来,上班变成了随便点个卯,医院什么都没有,一些人看这医院估计是起不来了,有关系的找关系调走了,有能力的跑部钱进转行了,没能力的就在那空荡荡的房子里混日子等着混工资,真正留下来的,却是和暖暖一起很有话题的脾气古怪技术宅。
对于留下来的人,暖暖找了些她记忆力比较前沿的研究课题,大家一起当技术宅,关起门来日子过的也挺快活。
偶尔出门活动活动,偶尔听听丁玲说说小八卦,平时做做研究,教教三个小宝宝练武学知识,有时候也会接一些‘老朋友’介绍过来的病人治疗,日子过的充实,有趣还不忙碌,简直没有更好的了。
第41章 边疆岁月(五零年代18)
最近,团里情况有些混乱,原因是团主要领导要换届了,有流言说表现比较好的小领导,有的能跟着走,其中有的高升了,去的地方不一定很好,可是级别上去了,有的平调,可是去的地方好,总之,总有令人可以说到的地方,哪些人可能高升,哪些人可能平调,被八卦党们反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