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贾瑄平日里更疼爱黛玉一些,但对这个表弟也是很关心爱护的,小脾气也是有的,让他进宫受委屈,他也是不愿意的。
知道进宫这个是贵人,那个也是贵人,阿宝就完全没兴趣了。
晚饭前,贾敏回了府。
对于贾瑄和黛玉先一步回府的事,并未多问。
过了三五日,贾瑄回了荣府。
九月十五是东府敬太爷的生辰,因着近日晦气的事太多,东府新掌家的贾蓉,就想着借此事冲冲喜,但他辈分太小,镇不住人,便跑来荣府讨主意。
他自然不敢直接来找贾瑄,他找的是现如今荣府的袭爵人,贾琏。
贾琏因着贾瑄的关系,与贾蓉接触得多了,叔侄二人交往密切了许多,听闻贾蓉的来意,便也没为难他。
等贾瑄回府,贾琏便来求见。
听了贾琏的来意,贾瑄也不是太在意。
若是从前的宁府,贾瑄自然是懒得搭理,别说是敬太爷的生辰,哪怕是宁府的太爷爷贾演复生他也不会给面子。
贾蓉却是不同,好歹是他扶持起来的宁府当家人,他以后还有许多事需要他去办,像这种情形他自然要去宁府给贾蓉撑场面。
因不是整寿,宁府的生辰宴并未大办,只有贾氏宗族的人受邀前来参加宴席。
原本他们是都不愿意来的,但听说贾瑄也在,便厚着脸皮来了。
宁府经过贾蓉的清洗,现如今府里的人已经减少了许多,除去宁府每个院落需要的扫撒粗使,每个主子身边伺候的人都限定在三十个以下。
看起来三十个似乎很多,但其实已经算少了。
内院女眷,就拿贾母做例子,大丫鬟满额是八个,二等丫鬟也是八个,底下的小丫头、粗使丫鬟和粗使婆子各十个,这加起来已经接近五十人。
当然,老太太是个例,她毕竟是府里的老太君,又是超品国公夫人,这些伺候的人,都是符合定例的。
而邢夫人,因着是一品的诰命夫人,身边伺候的人也是不少,但却比老太太要次一等,但伺候的人也接近四十人。
二太太小史氏因着丈夫的官位不高,她身边伺候的人,按照定例,比邢夫人还要次一等,伺候的人加起来超过三十人。
荣府光是这三位夫人,伺候的人就已经超过了一百之数。
按照贾瑄之前的规定,府中男丁满十岁以后,身边就不许再有丫鬟伺候,随身伺候的人只有小厮和随从。
因此,贾珠和贾琏身边的丫鬟全都没了。
宁府也同样参照贾瑄的规定,除了女眷,年满十岁的男丁都不许叫丫鬟伺候,以免纵情声色,荒废学业。
原本贾瑄是想将这个规定弄到族规里,只是被贾琏拦了下来,说暂时急不得。
贾瑄也不是听不进劝的人,何况这只是小事,他便也没太在意。
总归,等他成年,这项规定迟早要施行,只是早晚的事。
在宁府生辰宴上当了半天的吉祥物,贾瑄便提前离席,该做的他都做了,只需要让人知道贾蓉背后站着的是他便可,其他的事,他都不需要做。
在整个贾氏宗族,目前还没人敢跟他逆着来,除非是想被除族。
时间就在这平静的生活中流逝。
展眼入了冬,冬月底下了今年的第一场雪。
宫中传来喜讯,中宫又有了身孕,且胎象稳固。
皇上喜不自胜,然后……赐了一大堆贵重之物给了贾瑄。
显然,皇上觉得皇后能再次有孕,贾瑄身上的福运功不可没。
要知道,皇后已经年近三十,这个年纪有孕的妇人,算是少数了。
九月的时候,贾瑄才入宫了一趟,这才过去两个多月,皇后就被诊出了有孕,算算时间,跟贾瑄当时入宫参加宴会的时间相差不大。
贾瑄得到赏赐的时候,亦是一脸懵逼。
这就是人在家中坐,赏赐天上来?
白给的东西,不要白不要。
贾瑄平日里也没少收到皇家的赏赐,早已经见怪不怪了。
年节将至,贾瑄也减少了外出的次数,林家那边也去的少了。
刚过完腊八,贾瑄正陪着老太太说话,东院那边就差人来报喜,说是王熙凤有孕了。
贾瑄笑着道,“这倒是大喜事。”
虽说贾琏已经有了儿子,但谁也不会嫌弃膝下孩子多。
喜悦过后,贾瑄有些担忧的道,“这样频繁的生育,会不会有损母体?”
老太太闻言,喜悦之情也散了几分,她是生养过的,并且膝下有足足三个孩子,自然清楚这样频繁有孕的坏处。
她想了想,道,“那就请个大夫常驻府中,给凤姐儿安胎。”
“祖母慈爱,二嫂真是好福气。”贾瑄笑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