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敏闻言叹了口气,没接话。
她知道,惜春的事让贾蓉对荣府老太太以及二房十分不满。
长房那边许是因为贾琏打小就照顾贾蓉的缘故,才叫贾蓉念了几分旧情。
“不说那些不开心的事了,你请教养嬷嬷是打算……”林如海没说完,但话里未尽之意却很是明显,不难叫人听出来。
贾蓉点点头,“师傅猜的没错,就是给我姑姑请的,您也知道她年纪虽小,却是我正经的嫡亲姑姑。虽说长嫂如母,可以代母教养小姑子,可我继母只是个填房,且出身极低,一些高门贵女的教养问题,她根本无法承担,算账什么的倒过得去,但作为当家主母,只会算账是远远不够的。”
贾蓉喝了口茶,继续道,“可儿她虽然能力出众,但她是小辈,哪有小辈教导长辈的理?若是传了出去,会被人笑话我府上没有家教。是以,姑姑这里请宫里的嬷嬷来教,才是最妥当的。最好是请那种上了年纪的老嬷嬷,将来可以随我姑姑一起陪嫁,我姑姑也会给她们养老送终。”
一般请宫中教养嬷嬷的人,都是大户人家。
只是教家里的小姐规矩,教完了就功成身退。
但也有一些会被人家留下,然后随着小姐一起陪嫁到夫家,她们教养的小姐会给她们养老。
这些宫里出来的老嬷嬷,那都是人精,请一个在家里,都够这些贵女们享用不尽,更不用说一次性请两个了。
贾蓉也是看出惜春的性子有些孤僻,有些担心她,才想着请两个教养嬷嬷掰正她的性子。
省的她生出超脱之心。
毕竟家里有贾敬这么个前例。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交给我吧。”对林如海来说,这都是小事。
贾蓉认真的道谢。
又聊了一会儿,时辰尚早,贾蓉就跟着林如海去了书房,秦可卿留在里屋跟贾敏她们说话。
贾蓉和林如海在书房聊了一会儿政事,后来不知怎么聊到了敕造国公府的事儿上。
“师傅,我觉得这敕造的国公府住着很不舒服,想换个住处。”贾蓉叹道。
林如海挑眉,“这是怎么了?”
敕造国公府那是由国家出钱督造,宅邸虽然是由贾家住着,但实际上却属于国有。
爵位没了之后,就要归还给朝廷。
按理说,爵位传到贾蓉这里,早该没了的。
但贾敬还算得力,不知怎么将贾珍身上的爵位,不降等承袭给了他。
在加上贾蓉带头归还国库欠账有功,被皇上拉了典型,加封了一个子爵。
但这个子爵也是虚的,没有什么事迹权利。
如今贾蓉一家住在荣府,其实已经名不符实。
全赖在祖上荣光,才继续住在国公府里。
族里其他人怎么想贾蓉不知道,但贾蓉觉得束手束脚,很不自在。
因为他爵位差的太大,连正堂都住不进去,只能住在东院。
等将来他儿子出生长大了,这东院给谁住?
因此贾蓉才有了搬家的心思。
起码自己花钱买的院子,住着不用怕被人赶出去。
贾蓉将他的心思一五一十的跟林如海说了。
林如海沉吟片刻,道,“你既然有这个想法,那就搬吧。”
他林家从前也是列侯,爵位传到他父亲时本该就没了,但上皇恩典,又叫他父亲多袭了一代,至林如海才重新投入了书香世族的门庭。
贾家从前也是书香世族,是因为出了贾演、贾源这两兄弟凭军功封了两个国公,贾家才同时兼备了书香和勋贵两种属性。
但随着这么多年过去,贾家书香之族的属性已经渐渐溟灭,勋贵的臭毛病倒是齐全。
本来贾敬是有希望带着贾家重新改换门庭的,但可惜他站错队,功亏一篑。
直到贾蓉横空出世,才将贾家带着重回正途。
要林如海说,那敕造的府邸住着,确实消磨人的意志。
因为只要在那府里住着,就还是国公府的人,府里一个下人出门都抬着下巴看人。
贾蓉见林如海支持他,心中大定,“多谢师傅。”
原本贾蓉也有些摇摆不定,但现在秦可卿已经有孕,眼看着他就要当爹了。
搬家的事,也该提上日常。
在林府用过晚饭,贾蓉带着秦可卿回了宁国府。
晚上,贾蓉就跟秦可卿提了搬家的事。
秦可卿对贾蓉的建议,都是无条件支持,她相信贾蓉。
得到秦可卿的支持,贾蓉便再无迟疑,次日便叫来竹青,让他去买宅子,按照宁国府这样的面积买,买了再改建府里的格局,总之会芳园这种地方,是不会再有了,太占地方。
第186章 贾蓉39
贾蓉前世是江南人士,虽然出身不高,但他也算是见过世面的,交好的朋友当中,也有一二出身富贵,交朋友却不看重出身的世家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