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贾政膝下的儿女们,还在身边的只有嫡子贾宝玉,庶出幼子贾环,以及庶出次女贾探春。
若是现在府里的袭爵人还是他爹贾代善,贾政作为儿子,住在府里,理所应当。
可现在的情况是,袭爵人是他仇人一般的大哥。
毫无悬念,贾政被迫搬出了荣国府。
既然搬出了荣府,兄弟俩自然就分家了。
贾代善夫妻都知道这兄弟俩早已经成了仇人,真要他们在一块儿,反倒不美。
一般来说,父母在是不允许兄弟分家的,可父母主动要求分家,情况就不一样了,也没人会指责兄弟二人不孝顺。
朝廷开印后,有朝臣上奏请复旧员。
贾政原本已经死了做官的心,如今看见朝廷要起复旧员,自然求到了父亲的头上。
贾代善原本是不想管的,他觉得这个儿子根本没有做官的本事,真要让他去做官反倒害人害己。
但贾政三天两头的往荣府跑,贾赦已然不耐烦。
虽然这兄弟俩感情不好,贾代善也不想让兄弟俩之间的仇怨再次升级,思量再三,给贾政谋了个礼部主事之职,就是个普通的主事,地位不高,权利不大,纯粹就是个混日子的官职。
贾政自然心存不满,他当年被革职的时候,已经是从四品的知府,虽然一个地方上的知府比起京官地位差多了,但也不至于做个普通的主事吧?
主事也是有区别的,分主事和堂主事。
堂主事的权利要大得多,在六部地位仅次于郎中,甚至有些地位还高于郎中。
普通的主事……那就是个任人差遣的小喽啰,谁都能踩一脚。
贾政跟他哥哥关系不好,人尽皆知,他又不是正经科举入仕的,被放到礼部这进士扎堆的地方。
他的遭遇可想而知,除了排挤,还是排挤。
按照贾政的心思,他自然是想去兵部的,这样就是在他老子底下做事,有他老子顶在上头,也不怕上官给他使绊子。
偏偏他老子把他丢去了礼部,简直是晦气。
贾政后来几次三番跑去找贾代善,希望帮忙走走关系换个地方。
换来的是他老子一顿揍。
别看贾代善六十好几的人了,打起人来,贾政这年轻了一二十岁的人,只有挨打的份。
林琦正好有事要去荣府,路上就遇到了鼻青脸肿的二舅舅。
遇到林琦,贾政的表情有些扭曲,一扭头,踉踉跄跄的跑远了,招呼都没打一个。
这也不难理解,林琦是贾政的外甥,一个小辈,却处处压他一头。
六部之中,礼部可以说是垫底的存在,而林琦待的吏部,是六部之首。
看陛下这态度,显然是将林琦当做吏部的头头培养的,将来吏部的尚书,必定是他。
一般来说,各部的尚书,还兼任了内阁辅臣的职务。
这就等于林琦一旦坐上了尚书的位置,就是内阁的辅臣。
回到家里,林琦将遇到贾政的事当做笑话跟梁雁说了。
梁雁推了他一下,道,“你也太促狭了,怎么说那也是你二舅舅,叫人看见了,不怕外头那些嘴碎的议论你?”
“我怕他们议论?”林琦不屑的道。
梁雁摇摇头,“对了,大舅舅家的珑表妹听说腊月就要出阁了,我们送什么做添妆?”
“这是大舅舅袭爵后第一次办宴席,应该会很隆重,你就按照你二哥的规格准备就是了。”林琦想了想,道。
梁雁错愕,“按照我二哥的规格?是不是过了些?”
她二哥娶的是太上皇的女儿,当今陛下的妹妹,虽然是庶出的妹子,那也是实打实的公主啊。
“只是添妆而已,又不是嫁妆,没那么多说道。”林琦道。
梁雁了然,“我省的了。”
转眼到了年底,贾珑的婚期是腊月初九。
因是贾赦继承爵位后,第一次在勋贵圈里亮相,加上又是他膝下唯一的嫡女出阁,这婚宴办得是非常隆重,可以说规格仅次于公主郡主们,比那些县主都不差什么了。
贾珑是林琦的嫡亲表妹,林琦自然不会缺席她的婚宴。
婚礼当日,林如海和林琦、林玮、林琼同坐一辆马车前往荣府,贾敏则带着梁雁、张明月以及小女儿黛玉坐另一辆马车。
马车到了荣府,贾敏她们去了内院,林如海和林琦他们则去了前院。
礼单交给了门口侍立的荣府管家,林琦跟着父亲弟弟们进了荣府。
进了府,接待他们的是贾瑚和贾琏兄弟俩。
贾瑚和贾琏看见他们,忙向身边的人赔了不是,疾步匆匆的来到林如海他们面前。
“姑父,三位表弟,里面上座。”
林如海他们算是荣府的关系比较亲近的亲戚,自然要好好招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