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黛玉改命日常(244)

作者:雪烛锦灯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思及此,史氏当机立断,趁着周姨娘还没肚子大到难以动弹,让她搬到东院西厢房侧室里住,王氏的手伸不到她的院子里。

贾政连忙感谢母亲伸以援手。

叫周姨娘搬到了东院,史氏还下令封了口,不需任何人泄露周姨娘腹中有双生胎的事。

周姨娘刚搬到东院没多久,王氏那边就请了大夫,诊出有孕一个多月。

王氏这一胎来的过于突然,史氏和贾政都没有准备。

王氏倒是喜不自禁,开心的给了大夫满满一个荷包的赏钱。

先前听说太太叫周姨娘搬到了太太的院子里,由太太看护这一胎,王氏听后气得头昏脑涨,她跟前的丫鬟彩燕惊慌的请李大夫来看,哪知竟然诊出了一个月的身孕。

于是,王氏头不昏了,脑不涨了,整个人都活过来了。

她喜滋滋的差人去给太太和二爷报喜,至于已经搬到太太院儿里的周姨娘,她也没心思管了。

当务之急,是坐稳了胎,生下嫡子才是正经。

那周姨娘肚子里的还不知是男是女呢,现在慌神,那是便宜了那贱人。

见二奶奶有了身孕,整个人都沉稳起来,彩燕心里也松了口气。

再过几天她就要出嫁了,到时候二奶奶若还是整天像个怨妇一样,没个人劝解,说不得又要开始恶性循环。

现在可好,二奶奶终于有了身孕,总算不再盯着周姨娘的胎了,也更能听进她的劝诫了。

虽然王氏有了身孕,史氏仍然对周姨娘的胎看得要紧,甚至看得更紧。

这令王氏非常的不解,有心打听,但太太的院子管得跟铁通一般,哪里是根基不稳的她能打听到消息的?

是以,王氏只能心中揣着疑问,却无处询问。

不过让王氏感到安慰的是,太太虽然对周姨娘的胎看得要紧,但对她腹中的孩子,也并没有任何忽视,甚至每隔一月就会请太医院相熟的太医来给她诊平安脉。

这让王氏觉得太太更看重她肚子里的孩子,便对周姨娘那里放松了警惕。

腊月下旬,王氏跟前的彩燕嫁给了荣府周管事的儿子周瑞,新婚三日之后,仍在王氏跟前伺候。

只不过不再叫彩燕,得叫周瑞家的。

王氏跟前的大丫鬟也从二等丫鬟里提了一个,改名叫彩蓉,与另一个大丫鬟彩虹相对。

二等丫鬟原就有八个,提了一个还剩七个,暂且够使唤,便没有补充。

除夕祭祖,宁荣二府的男人们齐聚祠堂,打头的是继承了族长位置的贾代化,下首则是荣国公贾源,再是贾代化的三个弟弟,还有贾代善四兄弟,以及其他族里的叔伯兄弟儿孙们。

乌泱泱一堆人,光是祭祖就耗费了大半天的时间,一套流程走完,天都快黑了。

相较于贾家祭祖的隆重且人口众多,林家人口就稀疏许多。

林家祖籍姑苏,在京的只有林如海这一支,而林如海这一支从他祖父这辈开始就代代单传,是以他们家祭祖,就他们祖孙四代。

林老太爷林衍、林老爷林骥、林少爷林如海,大哥儿林琦。

至于女眷,她们是不参加除夕祭祖的。

林琦头回参加祭祖,对什么都好奇,不过看太爷爷、爷爷还有爹爹都神情庄重严肃,倒也没在祭祖的时候玩闹。

林家这边祭祖比贾家那边结束得快许多,不到正午就结束了。

文昌侯林衍深受帝王信任,除夕夜宴还接到了宫中皇帝赏赐的菜。

当然,这么冷的天,送到文昌侯府的时候,已经冷冰冰的了。

林衍叫厨子热过之后,与家人们分吃了。

过完除夕,进入新的一年,林琦也又长了一岁。

今年是春闱大比,林如海去年考中解元,风头正盛,加上他此刻意气风发,虽然祖父和父亲都叫他再缓两年应考,但林如海还是想下场试一试。

见孙子、儿子坚持,林衍和林骥便都没有坚持,由着林如海撞南墙。

待到会试结束,三月十五放榜,林如海考了个会试第五。

虽然没有拿到会元,但第五的成绩也算不错了,今科应试的江南才子有好几个,林如海的年纪比他们要小很多,输了倒也不丢脸。

会试既然考中,殿试若没有意外是必须要考的。

殿试只考一日,三日后放榜,林如海被钦点了探花。

大抵是因为他相貌生的好看。

林如海按照惯例,被授予翰林院编修一职,品秩正七品。

虽只是个正七品的小官儿,但贾敏也因此有了正七品的孺人诰命。

随着林如海入职,在家的时间便少了许多,每日卯时就得到衙门应卯,散值也得等到申时,春分后申正(下午四点)散值,秋分后于申初(下午三点)散值,如今离秋分尚早,林如海每日寅时就得起床赶往衙门,得在衙门足足待五个半时辰。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