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燕心里虽然满腹牢骚,却不敢对王氏说,她从小跟在王氏身边伺候,哪里不知道王氏的性子?
王氏听不进去的。
“奶奶莫急,二爷好歹是怕人说他宠妾灭妻的,这每个月的初一、十五,不还歇在您这儿吗?不是奴婢自夸,咱们奶奶的容貌是那两个上不得台面的小妾能比的?只要奶奶愿意放下身段,这男人哪有不好色的,便是二爷……他若是不好色,太太给的通房,他怎么就接了?”彩燕温声哄劝着。
这位姑爷的品行,作为王氏跟前的心腹丫鬟,彩燕哪里看不出来?
她算是王氏跟前颇有姿色的丫鬟了,不过她对给人做妾没兴趣,即便是荣府的少爷,她也不愿意给人做妾,哪怕是配小厮,那也是做人正头娘子,她才不自甘堕落呢。
从前她就注意到,二爷来二奶奶这里歇息的时候,那双眼睛可没少落在她身上。
得亏她躲得快,不然就王氏的性子,能叫她死的悄无声息。
也因为她自觉远离贾政,才叫王氏对她十分信任,并且年前就挑好了人家,年底就嫁过去,对方也是荣府的家生奴才,府中一位周管事的儿子,名叫周瑞,生的相貌堂堂,并不辱没了她。
因周瑞也是贾家的家生奴才,她即便嫁了出去,也仍在王氏跟前伺候。
王氏因为彩燕已经定了亲事,对她是十分的信任,听了她这番话,也暗自盘算起来。
她不能再这样下去了,若是任由二爷被那两个贱人霸占,她上哪儿怀嫡子?
这边主仆细细的商量如何应对贾政,那边东院贾代善夫妻也在聊林家小两口。
“敏儿如今可算是坐稳林家少奶奶的位置了。”史氏感慨道。
贾敏刚有孕那会儿,史氏真是日日悬心,就怕有个闪失。
贾代善闻言笑道,“你当初还不同意这门亲事呢。”
“这不是林家子嗣艰难吗?”史氏有些讪讪,“林家已经三代单传了,谁愿意接这烂摊子啊。”
也就贾源没考虑过这个问题,他计较的得失,全都是从贾家延续荣耀的角度。
贾敏会不会生不出孩子,他没考虑过这个问题,就算林家子嗣艰难,你生一个总能生吧?
你上头好几重婆婆都能生最少一个,你就不能生?
不能生那就抱个庶子在膝下养!
贾代善并不是不心疼女儿,但这个家还是他父亲做主,他虽然有军功在身,但在他父亲面前,他也只有听话的份儿。
贾源征战沙场多年,从来都是说一不二,在战场上没有人能做他的主,在家里也是一样。
“好了,事情都过去了,就不要再提了,现在不是好好的吗?”贾代善道。
他冷眼瞧着,这外孙不但聪明,而且还很健康,夭折的概率非常低。
有林琦这个外孙在,贾家和林家的关系牢不可破。
史氏抿抿唇,没有再说什么。
纵使她从前因着这桩婚事对公公有诸多不满,但看在女儿现在过得很好的份上,她也就不计较这些小事了。
“老爷,赦儿和敏儿现在都有了儿子,就政儿这边迟迟没有好消息,好不容易我赐的通房丫鬟有了身孕,还被老二家的弄没了,虽然我已经敲打过老二家的,但政儿成婚都四年了,连他妹妹都赶在他前头有了儿子,外头还不知道怎么议论呢。”史氏忧心的道。
贾代善听史氏提起王氏就皱眉。
这要不是他父亲坚持让政儿联姻四大家族,适龄的女孩儿又只有王家长女,他怎么都不会同意让政儿娶这么个妻子回来。
按照他的考量,政儿将来是要走仕途的,给他挑个书香仕宦之族出身的姑娘最好不过。
但也不知父亲如何考虑的,总归还是让政儿娶了这么个搅家精回来。
他深吸一口气,揉了揉额角,叹道,“老二家的虽然有错,但政儿也有不对的地方,他书房那个丫头,你给挑个好人家嫁出去吧,传出去像什么样。”
史氏一听,就皱眉,“我可不当这坏人,要处置你出面处置。”
贾政是真心喜欢那书房伺候笔墨的丫头,若非如此,史氏早就料理了,哪里等到现在?
贾代善闻言瞪眼,“你!”
“我怎么样?”史氏哼道,“你嘴皮子一碰,说得倒是轻巧,明知道政儿喜欢通文墨的姑娘,偏偏纵容国公爷给政儿娶了这么个丧门星,若是挑个书香门第的姑娘,哪里能让那侍墨的丫头将政儿的心笼络了过去?”
就是有王氏的蠢笨衬托,才叫那侍墨的丫头显得格外不同。
贾代善噎住,“行了行了,我出面就我出面吧。”
这事儿……他到底有些理亏。
他当初若是坚持让政儿娶个书香门第的姑娘,他父亲这边也并非不可能退一步,但他最后还是被父亲说服了,才选择了让政儿去联姻,事情搞成这样,王氏有错,但错也不全在她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