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敏十五岁及笄那年嫁到林家,一直到三十三岁,才怀上了黛玉兄妹,算一算,足足有十九年的时间没有喜讯。
这么算来,他姑妈昔年嫁到林家,可是接近二十年没有孕信,以至于林家老太太哪怕再喜欢她这个儿媳,也不得不为了林家子嗣考虑,让林如海纳妾。
林如海哪怕不愿,也只能依从。
谁料,林家长辈在数年内接连离世,而林如海哪怕纳妾,也是没有好消息。
时间一长,林家长辈们也心里有了成算,猜到八成大概不是贾敏的身体有问题,而是林如海的身体有问题。
猜到了原因,林家老太太很是痛惜,但也没有为了掩盖儿子不能生育的问题,频繁的给林如海塞侍妾,反倒不再管夫妻俩房里的事。
林老太太因着让儿子纳妾的事,临终前还因此愧疚不已,将自己的体己分了大半给贾敏做补偿。
林如海这个亲生的儿子,反倒没得到母亲多少体己。
当然,林如海也并不在意这些钱财之物。
因着那些侍妾,林如海和贾敏感情再好,终究还是有了一丝裂痕。
哪怕贾敏多年后生下龙凤胎,林如海遣散了后院的侍妾,这裂痕也无法弥补。
贾瑄为何独得贾敏如此喜爱?
就是因为贾敏认为,她多年后高龄怀上龙凤双胎,都是被贾瑄福运惠及。
哪怕她有了自己的孩子,对这个侄儿,她仍是非常喜爱的,在有些事情上,她甚至更偏心贾瑄。
林家过往那点事,贾瑄知道得不少。
毕竟他是带着记忆转世,并非真正的孩童,很小的时候,贾敏没怀孕前,他就从王氏那里听到过不少贾敏的事,后来贾敏有孕,他经常去林家,也从林家旧人口中听到过一些旧事。
是以,贾敏的过往,该知道的他都知道了,不该知道的,大概就是贾敏和林如海心知肚明的一些夫妻私事,他自然无从得知。
黛玉不清楚贾敏为何这样担忧甄英莲,贾瑄却是明白缘由。
不过这些旧事,贾瑄不会告诉黛玉。
毕竟在黛玉的印象中,她爹娘一直都是恩爱非常,从未有过第三人插足在姑父姑妈之间。
若是黛玉知道这些事,也不会高兴的。
贾瑄附和了两句,然后转移话题。
在街上逛了一圈,黛玉有些饿了,贾瑄便带她去附近的酒楼吃饭填饱肚子。
用过饭,再走一圈消食,就到了傍晚时分。
许多少女在护城河边放花灯,祈祷自己有个好姻缘。
黛玉瞧着好奇,也跟着买了个花灯放进河里。
“表妹许了什么愿?”贾瑄有些好奇。
黛玉笑着道,“说出来就不灵了。”
贾瑄好笑,“你还真信这些啊?若每个放河灯的人许愿都能实现,这天下早就乱套了。”
“你好讨厌!”黛玉说不过他,哼了一声,起身就走。
见她恼了,贾瑄忙跟上去讨饶,“表妹,我开玩笑的。”
黛玉刚要说什么,就听人喊,“有人落水了!”
她吓了一跳,扭头往护城河那边看。
贾瑄拉住她,往后退了三四米远。
“表哥?”她不懂贾瑄为何拉着她远离河边。
这会儿难道不是救人要紧吗?
看出了黛玉的疑惑,贾瑄低声解释道,“这护城河里每年都要失足掉进去几个人,要么涉及内宅阴私,要么就是打架斗殴,这种事少沾染的好,护城河离皇城近,附近有巡逻的侍卫,掉进河里的不管是谁,都有人去救。”
黛玉闻言,疑惑的道,“表哥出门也不多,怎么知道这么清楚?”
“我虽也不怎么出门,但我身边有暗卫,想知道什么,派人一查就知道。”贾瑄道。
黛玉有些羡慕,但也知道,暗卫不是什么人都能有的。
“也不知道是谁掉水里了。”黛玉好奇的望着那边。
贾瑄见她实在好奇,招来青仪,让他过去探听消息。
过了一阵,青仪回来。
“侯爷,是沐国公府的小姐落水了。”
“沐国公府?”黛玉眉头微蹙,“沐国公府未出阁的小姐有六个,你说的是哪个?”
“是长房那位嫡出的小姐。”青仪回道。
黛玉面色微变,“她人怎么样了?”
“听说被沐国公府的表少爷救上来了。”青仪道。
贾瑄看黛玉的神色不对,便道,“好了,这外头不是说话的地方,我们回去再说。”
黛玉这会儿也没了心情在外头闲逛,听了贾瑄的话,立马点头应下。
回到林府,黛玉拉着贾瑄直接去了揽月苑的书房。
叫丫鬟上了茶,黛玉便屏退了下人。
“表哥没有话想问我?”黛玉问道。
贾瑄笑道,“表妹想说,自然会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