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我在贾府做纨绔+番外(139)

作者:烟火瓶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这小子果然一肚子歪点子,他是为姐报仇,为民除害的侠义之士,贾家是为救贾瑜的无奈之举,唯一的恶人竟是咄咄逼人的受害者孙家。

谁能想到,这一出从头到尾都是关在大牢里面的贾瑜搞出来的。

赵成宣曾暗示过贾瑜,皇帝早晚会对荣宁二府出手,可以参考甄家做做准备。

本以为作为贾家子弟,贾瑜就是不想办法挣扎,也该提前找些后路。元春有孕给了贾家机会,若是能好好把握,说不定还能有延续的希望。

哪知对方不按套路出牌,不仅没反应,还拿孙绍祖做筏子,绕这么大圈脱离贾家。

贾瑜完全没有必要到这一步,就是真抄了家,照现在的情况,贾家人下场也不会太差,何必做太绝,到底是血脉相连的亲族。

赵成宣劝了两句,看贾瑜主意已定没再多说。

也是个奇人,哪儿有人会凉薄至此,头次见到主动把自己逐出家门的。知道贾瑜做事不走常路,但能混账到这份上也是前无古人了。

怎么也是贾家的私事,不耽误其他事,真孤身一人,对贾瑜本人不一定是好事,对他这边却不一定是坏事。

感慨几句家门不幸后,赵成宣也懒得多管,和贾瑜交代完事情就离开了。

赵离开后,贾瑜继续编草兔子。脱离贾家不是冲动之下的决定,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或许是在这个世界生活了太久,久到赵成宣说他是不肖子孙时,他第一反应都是认同。

反应过后才是奇怪,他凭什么不能脱离贾家。

祖母,父亲,继母,叔叔,婶子,哥哥,嫂子,姐姐,弟弟,妹妹。

相处多年下来,哪个真正把他放心上了,他凭什么要为他们付出,就他这身子本人都不欠贾家的,何况他呢。

生恩原身用命报了,至于养育之恩,恩不恩的,反正是养了,贾瑜不喜欢腻歪,用自己的方式做了回报。

当初处理甄家之事让贾瑜涨了经验,祖茔附近购置的田庄,房舍,地亩不会被抄家充公,于是贾瑜干脆用自己的银子,以贾家的名义,在贾家金陵祖茔附近购置了许多,那些东西够把一百个贾瑜从小养到大,也够剩下的贾家人富裕两辈子,即便荣国府被抄了。

回京后,贾瑜将地契房契交给了凤姐。

这个嫂子人品不好说,对贾家是一心一意,但凡有口气都不至于让贾家人离散,该做的他做了,并且还自以为做得不少,仁至义尽了。

若是光棍一个,贾瑜不会折腾离开,但现在有黛玉,他不走黛玉就得来。

贾家坑可不仅在于外部,凤姐,李纨,宝钗,做姑娘你好我好,做妯娌哪个处着都费劲。何况还有几个不省事的长辈。

将来贾环,贾琮成亲了,谁知道又来什么人呢。

黛玉生长在这个世界,知书识礼人又纯善,就是心里有些与众不同的想法,也不可能冒天下之大不韪,想到将来离京,在外游历几年已经是出乎意料。

不过这还不够,要做就做得彻底,谁也别想拿什么孝道,亲缘,责任绑架黛玉。

贾瑜编完最后一个草兔子,停下手,看着整整齐齐的小玩意儿满意一笑。

随赵成宣怎么想,混账就混账,他本来就不是什么好人。

作者有话要说:

第70章

自有荣宁二府之称以来,贾家从未陷入过如此难堪的境地。

救自家子孙,竟然只有将其逐出家门一个法子。

这不是只一个孙子的事,更是向其他人证明,贾家后继无人,寻不到门路,连一个小小的孙家都能逼上门来。

贾母靠在软榻上,看着跪在身前的贾赦,贾政,无可奈何的点了头。

除了点头她也不能做什么了。

第二个条件令人难堪但好做到,第一个条件却是实打实的不好做到。

因收成不好,荣国府近两年一直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表面上维持着架子,实则账面的银子连两万两都不够。

正在众人犯难时,黛玉登门送来了五万两银票。

说是私了,孙家弄出来的阵势并不小,两个条件提得尽人皆知,黛玉自然也能知道。

五万两,没有以林家的名义,只以黛玉自己的名义。

黛玉肯在这个时候为贾瑜出头,林如海能在这个时候同意黛玉来贾家,这代表什么众人都清楚。

贾母曾多次想过这个乖巧可人的外孙女能成为自己的孙媳,如今两个孩子板上钉钉,她却没有丝毫欣慰。

贾瑜不再是贾家人了。

两个条件都被满足,孙家很快松了口,受害方不追究,贾瑜最终连板子都没挨就被放回了家。

准确说,是以前的家。

孙家在一旁盯着,贾瑜回荣国府当天就被请到了宁国府。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