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玉和黛玉还能说有些相似,甄宝玉和宝玉则可以说极其相似。
名字相同,性情相同,样貌相同,甚至经历都大致相同,亲人爱护宠溺,不爱经济仕途。
宝玉身旁有个花袭人,正在和姨妈家表姐私下议亲。
甄宝玉身旁有个周媚儿,正在和姨妈家表妹议亲。
跟着甄宝玉进院歇着,碰上周平妹子周媚儿时,贾瑜只觉得浑身难受。
她和袭人长相不同,性格看不出来具体如何,可她和甄宝玉相处的模式,与宝玉袭人一模一样。
相似到这份上,不会让人觉得巧合,只会让人觉得诡异。大千世界总有类似,可这种一对一复制实在让人觉得不真实。
甄宝玉好像每一步都和宝玉一致,却每一步都走在宝玉前头,结合甄家其他人,贾瑜很难不觉得甄家是贾家的预演。
想知道贾家将来如何落败,看现在的甄家就行了。
他本来不会有这么多感触,是赵成宣诱惑他,把他推了进来。
有了这个意识,贾瑜心里不大得劲,和甄宝玉随便说了几句便离开了甄府。
他自认对贾家众人没多少感情,可没多少也就是多少有一点。
正如黛玉所说,他不是真的厌烦贾琏宝玉三春的,就是贾赦王熙凤那几个不是好东西的人,他也是不厌烦的。
是灰压过土,他和贾家人关系再淡薄,能指望的依旧是贾家,外人再好他仰仗不上。
不是贾家人,他现在还在林府大门外徘徊呢。
贾瑜心情复杂,回到林府后调息许久依旧缓不过来,他喜欢八卦,可对其他事情好奇心不大。
但这事儿太大了,不想明白关节,就会糊里糊涂做了赵成宣挥向甄家的刀,谁知道对方图谋多大。
他可不信赵成宣绕那么大圈,费那老些时间教他功夫,是为了让他和甄家人相亲相爱的。
赵成宣走了,这种事儿不能随便问别人,贾瑜思索良久,披好衣服出了门。
别人那儿他不能说,黛玉那儿多问问总不算错,反正无论问什么她都不会对外人说。
作者有话要说:
第62章
黛玉屋里不方便说话,贾瑜干脆让人把黛玉叫去园子走走。
黛玉一进园子便看到贾瑜眉头紧锁,知道其最近去甄家跑得勤,上前开口问道。
“今日是在甄家见着了什么不好的事么?”
“我见到了甄宝玉。”
“甄宝玉?我那位小师兄?”
他二人以前提过甄家的事,贾雨村被免职后,先到金陵甄家为甄宝玉开蒙,后才去扬州,被林如海聘请为黛玉老师。
不同贾瑜这种,请过好几个先生教习武艺,有个师父名头没什么师徒情谊。文人间拜师很讲究,当初林如海请贾雨村过去是正经摆了酒席了。
因此,即便是多年不见,黛玉在人前依旧要称一句老师,同理,对甄宝玉要称呼一句师兄。
“是,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这个甄宝玉和宝玉长相一样,初见时我都以为是咱们认识的宝玉来了。”
“世间竟有如此相像之人?”
闻言,黛玉神情疑惑,想到贾瑜前些日子说,对方家中适龄姑娘正好也有三个,眉头不由微微皱起。
甄家贾家交好多年,两家如此相似,可在贾家借住多年,黛玉从未听说过有这样的巧事。
几位姑娘还能说女眷不便多说,可甄贾宝玉这般相似竟没人提过,要说从未有人见过更是不可能,至少贾雨村对两个宝玉都是熟悉的。
贾雨村年前被补授大司马回了京,之前他在金陵任知府多年,期间可是和甄家走得颇为亲近,多年来往京城金陵,可从来没听说过这桩新鲜事。
说怪有些怪,说不怪也能说得过去。
“姑父和贾雨村来往可多?”贾瑜开口询问。
黛玉想了想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
“我曾听张师兄提过一句,先生和父亲关系微妙,前两年虽常来拜访,但父亲并不热络,二人还因政见不合争吵过几次。”
“贾雨村敢和姑父吵?”
林如海不仅是上官,还正好管着贾雨村,这样的关系,以贾雨村的圆滑怎么可能还政见不合,就是不合表面也得合了。
黛玉看了看贾瑜欲言又止。
“怎么?”
“先生似乎和赵大人有些关系。”
从黛玉口中听到赵成宣的名字,还是和贾雨村联系到一起,贾瑜愈发觉得奇怪。
事情越来越不对了,最不对的地方不是贾雨村不是赵成宣,而是黛玉,或者说张竟。
林如海和贾雨村政见不合,贾雨村和赵成宣可能是一拨人,林如海又和赵成宣私交不错。
这三人关系有些复杂,可有一点是肯定的,林如海不会对黛玉说这些,更不会示意张竟在黛玉面前说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