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洗漱完,换好睡衣之后,钻进了房间里开始晚上的创作。
一个小时的专心写作之后,她被妈妈的发消息声音中断了,起身倒一杯温水,点开妈妈发来的照片。
是一张酸菜的照片,接近墨绿色的白菜叶子卷曲在白蓝色的瓷盘子里,白菜根茎部分白底色上面浮着一层淡淡的黄色发酵物,农村老家腌酸菜的场景从记忆中跳了出来。
北方的家庭接近冬天的时候都会腌制上好几十颗白菜,撒上大量的粗制食盐,再用表面光滑的大理石或者石英石压住,长时间发酵带来酸涩的气味,勾引着每一个漂泊在外的北方孩子。
给妈妈发过去了两个大拇指,表示夸赞。
在聊天框里输入,妈妈,我想吃你做的饭了。
移动到绿色发送按钮的手指,停顿几秒后,还是选择删除这段话。
长大之后要学会报喜不报忧。
下一秒,又收到了妈妈的话,大致扫了一眼,和往常一样,是一些甜蜜的唠叨。
早睡早起,按时吃饭,多穿衣服,少吃外卖,多喝温水。
写作到了凌晨一两点,妈妈的甜蜜唠叨暂时压制住了她明天要成为两部剧本的主责编剧这件事情,在床上直了直身子,入睡。
清晨七点的闹钟很是准时,只是手机闹钟的主人有些赖床,有些发油的头发经过一夜的风卷残云后,头发需要洗了。
她挣扎起床,虽然工作室是朝九晚五的时间规定,但是小伙伴都是提前一个小时到,所以她不能做另类。
洗漱完毕,打开衣柜,她的衣服真的是少得可怜,拿了一件白色羽绒服,把牛奶和小面包放进熟悉的双肩电脑包里,踩上一双二棉的白色运动鞋。
一出小区的门就是大晴天,已经露出半个头的太阳透过远方的高大建筑物直射了过来,但是她不能感受到很强烈的温暖,可能因为今天穿的是白色羽绒服,浅颜色不吸热。
掏出手机,查看天气,经历过前几天的连续降雪之后,之后的几天都是大晴天,室外最高温度能够达到一度,这算是拨开云雾见日出般的升温。
上班的路上,京城的地铁又拥挤了几分,应该是气温回暖了,大家都出来遛遛了。
“瑶瑶,你们在吗?”
她到工作室的时候,门都没有开,她尝试地喊着人。
回应她的只有空空荡荡的办公室,她伸出手试探性地在办公司的前台温度,太冷了,她给林瑶瑶发过去消息之后,就去了楼下最近的原创咖啡馆办公。
“卡布奇诺。”
她看着上方饮品 LED,她今天的心情不错,适合喝点甜的。
“好的,嫂子。”
店员李明几乎是下意识回复着,几秒后,知道自己说错话了,连忙捂住了嘴,背过身去,操作咖啡机。
“嫂子?”抓住了关键字眼,她的脸上浮上疑惑,尽管如此,她还是扫了旁边的支付款。
没有回应。
她选择不纠结,大概是穆程铭的一时兴起吧,过了新鲜感应该就会好了。
咖啡馆里很暖和,她在靠窗的位置坐下,外面的硬化路上,行人很多,赶上了早高峰的人群,这样的环境最适合写剧本了,写出来的很有人情味。
像是编剧这样的文字工作者,创作的过程是很艰难的,需要孤独地度过深夜,外面行人的脚步声就是最好的灵感,放眼望去,各行各业,形形色色的人,尤其是在京城这样的一线城市,新兴职业更多。
在之前当编辑的时候,她是在下班和假期的时间写作的,手机播放着电视剧,保持输入剧情,笔记本电脑上播放着音乐,保证写作的想象力。
“你好,请问您知道初心编剧工作室吗?”
一个陌生的男人声音将她已经飘远的思绪拉回。
她回过头,陌生男人已经坐到了她的对面。
咖啡馆的靠窗位置是沙发形式的布局,红色的沙发搭配着棕色的长方形桌子,桌子够大,完全可以两个人一起办公。
她礼貌微笑,反问着,“你是制片人?”
“我是面试的。”曾伟贤看着对面的人,很像是编剧的样子,心想着问一嘴。
又来新人了。
宋佳怡的速度就是快啊,刚被揪出来一个“卧底”,又招来一个新人。
“我就是初心编剧工作室的,我叫许小雯。”
曾伟贤双眼发光,从电脑包里拿出来简历,递了过去,“许老师,你好,我叫曾伟贤,本来宋总说已经招到人了,没想到昨晚又收到信息,说让我来。”
“您看一下,我的简历,我之前大学创业开过剧本杀的店,后来疫情赔了,玩的多了剧本杀,也能自己写了,疫情那一年就专职写剧本杀,把创业的债还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