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和校草上清大+番外(60)

作者:远走高飞 阅读记录 TXT下载

闻年也敏感地发现了何栩用了理解一词,何栩说自己理解高加林。

虽然之前他们的交流好像都在说自己的想法,但何栩很少说,自己的想法。

也就是自己的很纤细的感思。

每次何栩给闻年解答,或者是闻年看何栩的文章,闻年都能够感觉到何栩的阅读量,以及知识涵盖量。

闻年甚至能够在何栩写的文章之中,体会到何栩的细腻之处。

何栩总是不以理科似的逻辑来开头。

何栩总是以自己的感思来开头。

何栩看了之后想到了什么,为什么会这么想,这么想的依据是什么,用什么来证明。

这和理科的思维方式是完全不同的。

何栩的思维就像是蛛网一样四下延伸,就像河流的众多支流一样。

逻辑是需要的,但不仅仅只是逻辑,里面有很多情绪化的东西。

那种情绪化是很微小的东西,很微妙。

但这种情绪化,闻年平时在何栩身上看不到。

或许何栩在吃惊的时候会展现出来,或者是很迷茫的样子,或者是发呆,怔愣。

闻年看见过许多。

但是这不是闻年想说的情绪化,而是何栩并不如何去展露自己的情绪情感。

比如说他喜欢不喜欢。

闻年至今只知道何栩不喜欢被太多人关注。

还有呢?

每次其他同事叫他做什么,何栩总是没有太多的情绪,非常听话,他喜不喜欢去做呢?

何栩喜欢吃什么呢?

何栩喜欢做什么呢?

何栩的喜恶突然变得模糊起来。

第29章 上课

其实可以这么说,何栩的接受度好像真的很高,他好像可以比较容易去容忍一些事情。

比如说大家谁也不喜欢做基地最后一个走的人,因为那的确是个麻烦事。

谁有耐烦心去一点一点检查那些线路机器呢?

而且是每天每天都去重复?

但这一两年里,大多数时候都是何栩最后一个离开。

好像没谁要求他这么做。

最后好像大家都默认应该是他这么来做。

这真的很难想象,每次都等到大家都走了,他才走,然后空空荡荡的基地里,他一个人游走在里面,一点一点地去检查。

何栩好像真的很少展现出自己的情绪。

比如不愿意做什么?喜欢做什么?

他想的是什么?

谁都不知道。

但闻年在看何栩写的散文随笔之时,他能体会到何栩的情绪是很丰富的。

何栩好像很轻易地就能和那些书著的作者进行交流,很容易就能理解他们。

但何栩的这种情绪,在生活里好像是缺失的。

但这种猜想,闻年也觉得并不准确,因为闻年看到的也只是表面的何栩。

何栩虽然总是在基地里,但他有更多的时间在他自己的生活里。

闻年只见过一部分的何栩,另外的大部分,闻年并没有去参与过。

莫名其妙的,闻年就是这么感觉,何栩对于自己的表达,在生活里总是少于他的文字。

闻年觉得,何栩在文字里更容易袒露他自己。

大二学期偶尔闻年也会和陆寓何栩一起吃饭,但大多数时候,都是陆寓在说话。

偶尔在食堂里遇见,闻年远远地坐着打量陆寓和何栩,也大多数是陆寓在滔滔不绝,而何栩仍然是那副认真聆听的样子。

闻年只是突然想起,有谁真的了解何栩吗?

如果不是自己偶然发现了何栩的“秘密花园”,这一年多也在陆续去看看何栩都写了什么。

那何栩的风声和雨声又会被谁聆听呢?

但闻年自己没有想到,谁也很难真的去了解谁,

而且除非真正的知心朋友或者知心恋人,谁也没有必要去真的了解谁。

闻年自己没有意识到,他为什么会去产生这样一种假设。

他为什么会去想,谁会真的了解何栩呢?

他在这么想的同时,是否也已经产生了去了解他的念头呢?

而且,他是不是已经走在了了解何栩的道路上了呢?

谁会一直去关注另一个人的文章和生活呢?

但这一切都是那么不易察觉,闻年自己丝毫没有发现。

而且闻年自己没有发现,他渐渐地不再用奇怪去形容何栩。

何栩好像慢慢地在失去那些让闻年感到奇怪的点。

比如说,何栩再也不觉得走在一起,是很亲近的人才会做的事情。

比如说,闻年一和何栩讲话,何栩也不会慌乱了。

但闻年说不出应该怎么去形容何栩。

闻年不想用复杂来形容何栩。

闻年不甚敏感地觉得复杂不算是个好词语,何栩其实并不复杂,他很简单,很纯粹。

但何栩也是复杂的,他的很多行为都很难解释,而且他这个人真的很难让人看清楚。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