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珏,“……”
他都没发现自从登基后,这小子心思还重起来,算计起他亲哥哥来了,可谢珣说的实在是有道理,他都没有底气去反驳。
当年若不是方楚宁在北蛮时能治得了他,数次他铤而走险就没命回来了,当年的情况与今日有所不同,当年他是一心要瓦解北蛮,朝廷内忧外患,战事不能拖延。如今桑南的情况对于谢珣而言没有那么着急,不需要谢珏涉险,只需要当出使,好吃好喝,友好交流就回来了。想要收复桑南,谢珣有的是时间筹备,他还年轻,不急于一时,急的是桑南皇室,他们才会狗急跳墙。
“你就顾着自己放心,出使到回程,至少数月,又不怕他与我朝夕相处了?”谢珏故意刺激他。
谢珣就差没当面给他表演一个狗急跳墙,可他生生忍住了,摆出一副帝王的威严来,“二哥在说什么,我听不懂,你们不是绝交,老死不相往来了吗?他只要负责当你的护卫,保护你的安全就可以。”
其他事,他不计较!
谢珏说,“是有老死不相往来的打算,奈何你又给了我们破冰和解的机会,日后要是我们都心想事成了,请你喝一杯酒。”
谢珣看着他二哥大步离去的身影,咬碎了牙,委屈得很,他觉得二哥就差没把喜酒两个字说出来了。
真会气人啊!!!
林和礼其实也赞成方楚宁随谢珏一起出使,他的意见与谢珣是一样的,使团里不能让谢珏一人独大,必须要有一个人制衡他,因为谢珏的确聪明绝顶,正因此从小聪慧,眼高于顶,必然也很自负,这半生都没吃过什么败局,养成了他如今说一不二的性子。若是在桑南涉险,无人能劝,后果不堪设想,那毕竟是桑南的地盘,不是北宁。
就算谢珣不让方楚宁随行,林和礼也会谏言,对他而言,谢珏的安危明显比收复桑南要重要得多。
林和礼全力推进北蛮祭司院和神庙的事,这件事谢珣放手让内阁去谈了,没必要他来过问了,他怕谈多了容易动手。
祭司院那边没那么容易松口,谢珣也很有耐心,没有催促,凤妤日日都去书院,仍是教习北蛮贵女们学习礼仪和知识,偶尔设宴让北蛮贵女与京中贵女交流,增进感情。北蛮贵女以三公主,四公主为尊,北宁这边是林玉浓等人,双方性子不一样,还闹出过几次事端来,只是凤妤和方夫人都在场,没有闹大。
这事说起来,凤妤也觉得北蛮贵女与京都的贵女们因为习俗文化不一样,很容易发生冲突,因此也就容易发生口角。
凤妤和谢珣都盼着双方能够和平共处。
谢珣倒是态度非常护短,只要凤妤不受委屈就好!
第731章 风波
凤妤当年在国子监就学得非常的不认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因此与王妃北蛮贵女们一起学习,凤妤当了皇后,非常爱笑,与当年冷着脸,不近人情的三姑娘有天壤之别,也或许是在西州当过几年城主,处理过太多鸡毛蒜皮的事,知道一张脸皮笑与不笑的区别有多大。
当了皇后,把笑容几乎焊死在脸上,北蛮女子个个高大,凶悍,看起来英武健美,她们这群人看凤妤就是一个小几岁的小姑娘,就像是家里养得很娇贵,弱不禁风的女孩子,因为非常呵护她,这群北蛮贵女意外的非常喜欢凤妤,且凤妤表现得很接地气,与她们一同学习,也会承认自己当年学艺不精,如今与她们一起接受教诲。
这群北蛮不通文墨,不懂北宁文化的北蛮贵女对她这样放下身段与她们一起学习的态度非常高兴,大有一种大家都是学渣,贵为皇后也一样的同类感,很容易就拉进夫人们贵女们的感情,这一招非常漂亮。
各家夫人贵女回家后对皇后娘娘赞不绝口,这样的夫人社交也无形中给前朝带去许多便利,减少麻烦,靖北王听了后就感慨一句诡计多端的北宁人,怪不得谢珏当年能够离间他们,这样的手段是不是融入到北宁人的血脉里,人人都会这样的招数。
至少凤妤把他家里的夫人和姑娘们都收服了,要知道靖北王妃的脾气是出了名的不善,当年还罚过谢珏跪在大雪里,还命人杖打过谢珏,如今谢珏也从不曾报复,对靖北王勾结宇文景一事也算是翻篇。
独孤靖又频繁被谢珣召进宫,言下之意是只要北蛮皇族真心臣服,会让独孤靖领兵,不会埋没人才。
这样的胸襟,靖北王自叹不如。
独孤靖更是万万没想到,他本以为自己就是一名闲散侯爷,在京中混日子度过此生,没想到还会让他领兵。
谢珣的意思是,北蛮归降后,桑南也要归降,西边,北边也有几个蠢蠢欲动的小国,总是扰北宁边陲,独孤靖要是想领兵去扩张领土,在国库允许的情况下,谢珣是不反对的。只不过他们也不能主动去挑起战争,穷兵黩武必招大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