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如去问问民心,究竟谁才配得上这皇位。”谢珣并未动怒,“端王,你想要这皇位吗?”
端王在大殿上不曾说过一句话,如今被谢珣点名,心中忐忑,他当端王时曾有过野心,可宇文景的储君之位太过稳固,镇北侯府也不为他所用,他派人接触过镇北侯府和谢璋,他们都不愿意支持皇储夺权。端王娶了凤婉后几乎断送了他的帝王梦,等宇文景登基后,他更是小心谨慎,就怕招来宇文景忌惮。
这样如履薄冰的日子,他不想再过,如今宇文景囚禁,大好机会就在眼前,只差一步之遥,他就能成为皇帝。
如果他是九五之尊,就不会过这种噩梦惊醒的日子。
“皇位不是谁想要,就能要。”端王淡淡说,“本王听各位大臣的。”
“行,那本王想要这皇位,谁反对?”
李阁老刚要说反对,安远侯沉声说,“本侯双手赞成,谢珣手里有军权,有财权,有百姓民心,他不当皇帝,谁当?不管是太子,还是端王,这皇位坐得稳吗?江南平定后,宁州铁骑直奔京都,谁能挡得住?靠中州的方楚宁,还是江南的方大帅,他们父子如今和桑南打得水深火热,等战事一结束,转头就对付谢家兄弟?这可能吗?这皇位既然迟早都是谢家的,何必等到血流成河,北蛮流的血还不够多,非要等宁州铁骑踏进中州,你们的儿子,手足都在京都,所以中州死了多少人,你们都不在乎是吧?今晚锦衣卫,禁军和京都卫死了多少人,各族都有子弟死伤,这些人命在你们眼底都是草芥吧,所以你们在这里讨论着谁选皇帝,谢珣说的对,你们也真好笑,你们为天下百姓做过什么啊,好意思在这里给他们选皇帝,无非是舍不得自己手上那点权柄,无非是想要再扶一个傀儡登基,不管是端王,还是太子,到头来还是氏族说了算,百姓倒霉死了,碰上你们这群玩意。本侯,本侯家族,姻亲,都支持谢珣登基,若族中有反对者,姻亲中不愿者,要么脱离家族,要么断亲,就这么简单。”
选端王,或是太子,他又不傻,选他们来添堵。
陈侍郎和镇北侯府旧部的人纷纷站出来,“我等支持谢珣登基,改朝换代。”
安远侯说,“诸位闲得慌,不如想一想新朝叫什么吧,别叫燕阳了,晦气。”
第533章 称帝
“安远侯,你们这群侯府旧部沆瀣一气,难道就没有私心,你们当然希望谢珣登基,你们也有从龙之功,半斤八两。谢珣有军权,有财权又能怎样?天下礼数饶不了他,伦理忠义谁能宽恕他,他当这皇帝,谁又能真正地服他,今天他谋朝篡位,他日手握重兵的将军是不是有样学样,也举兵造反,谢珣,你口口声声说是为了百姓,背负千古骂名,引来战乱不休,就是为了百姓?”吴大人和谢珣有过节,自然不愿意谢珣登基的。
谢珣根本不在意氏族的反对,“如今皇城之中,禁军和京都卫皆在我手,边境和十二州早就归顺宁州,我有军权,财权,燕阳半数的江山,我不当皇帝,谁来当?谁当,我就灭了谁,宁州铁骑迟早要踏平京都!”
“谢珣,竖子狂妄,你读的圣贤书都去哪里了?为什么非要篡位,背负千古骂名,哪怕你想当摄政王……”
张老太傅的话没说完,谢珣冷声打断,“都闭嘴,本王不是在和你们商量,是在告知你们,如今这皇位上坐的是我。想要效忠本王的,本王不计前嫌,若不服的,辞官归田,本王绝不阻拦,诸君请便!”
张老太傅气得几乎昏厥,谢珣明晃晃地想要谋取皇位,根本不在意旁人的看法。
端王沉声说,“谢珣,你别忘了,这是皇城,氏族和皇族的天下,除了京都卫和部分禁军,谁会听你的,诸位大人,不要被他蛊惑,这种叛乱谋逆的反贼,人人得而诛之,杀了他,不要让他走出京都。”
谢珣唇角勾起一抹冷意的,目光看向端王,这几年闲云野鹤般活在宇文景的威压中,他还真以为端王无称帝之心,原来只不过是隐藏自己的欲望和野心在苟活。
李阁老等人蠢蠢欲动,这倒是一个好主意,这毕竟是京都,只要杀了谢珣,一切都结束了。这天下仍是宇文家的,氏族一样能架空皇族,一切都没有变化。
若不然,军权,政权和财权集于一身的皇帝,谁还能掣肘他。
内阁大学士顾嘉明轻声说,“诸位大人且冷静,若杀了谢珣,宁州铁骑叛乱,到时候仍然是血流成河,我们……”
“那你是什么意思,难道顾大人也支持谢珣登基吗?”吴大人震怒,“他一个人在京都,你们怕什么,高将军的五万兵马就在车城外,他插翅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