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妤更担心另一种可能,“宁州战局还没稳定下来,知许……知许若不是故意的,他戴上镇魂珠也回不来怎么办?”
“以前有过这种情况吗?”
凤妤摇头,“可最近几次,我觉得不太对劲,具体说不上来,就是不太对劲。”
若是换不回来怎么办?
她当不了沙场点兵的主帅,做不了冲锋陷阵的将军。
谢珏心想,如果知许在京中,一定会启动他的影卫,他传信去京都问问情况,这事的确很棘手,他只能先安抚凤妤,“宁州战局虽还没稳定,独孤靖这两次大战役中损失惨重,就算卷土重来战斗力也大大减弱,远不如刚开战时,宁州铁骑虽也有损失,有我和方楚宁在,保卫宁州不成问题,你好好养伤,我先传信去京都问问情况。”
但凡穿到谢珣身体里的人,不是凤妤,谢珏都不允许他在军营中随意行走,或安然养伤,若是凤妤,谢珏就没那么忧心。知许人在京都,做事应该有分寸,换不回来,的确是麻烦事,可只要他们都平安,谢珏觉得暂时维持现状也没什么,他实在是抽不出时间和精力去解决这件事,这也不在他的能力范围之内。
眼下更重要的是北蛮的战局,还有江南的战局。
江南战场上,桑南的毒阵非常毒辣,徐舟和崔兰宋已带宁州铁骑驰援兰州,和江南驻军一起抗敌。
崔兰宋前几日刚来过信,情况并不是很乐观,桑南大军若是真刀真枪,并不是燕阳的对手,可这毒阵太过狠辣。
谢珏和方楚宁,小周将军,崔将军最近在商量着把这种毒用到宁州战场来,速战速决。谢珏并不想和独孤靖再一次和谈,上一次和谈的后果历历在目,他决不允许自己再犯错。
他不接受北蛮求和,只接受投降,或赶尽杀绝!
凤妤和谢珣换不回来这件事,在这种纷乱的战局中,显得没那么重要,只要他们平安,谢珏能接受。
谢珣伤重,阿妤好好养伤就行,也不需要她冲锋陷阵。
谢珏和凤妤的谈话还没结束,小周将军就来了,且带来了独孤靖要和谢珣和谈的消息。
凤妤暗忖,这么快北蛮就认输了?
“又是和谈?”谢珏冷笑,“他真敢想,此事没有回旋余地,告诉独孤靖,想要和谈,先把他的头挂在宁州城墙示众三日,我再考虑!”
第489章 勾引
凤妤知道谢珏是不可能同意和谈,独孤靖上一次和宇文景勾结害死了那么多人,不仅是谢氏差点满门覆灭,许多进京的武将也死在那一场惊变里。宇文景差点杀死了所有能上战场的将军,也幸好镇北侯把一部分武将都留在宁州。
谢珏想把北蛮赶尽杀绝,不会接受和谈。和谈这事很快却传遍军中,谢珏不想和谈,将士们也不想和谈。特别是这两次战役,死了好几名将军,包括身经百战的周老将军,众人磨刀霍霍向北蛮,正等着要和北蛮决战,无论如何都不会和谈。
三军士气很重要!
凤妤因是局外人的缘故,想法和谢珏不一样,“二哥,其实我觉得讲和也是一条路,北蛮和宁州每次大战,都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独孤靖野心勃勃要带北蛮人越过宁州,寻找新家园,如今也知道永无可能,只能向燕阳投降。我知道,独孤靖不可信,也知道他和我们仇深似海。可江南战局并不乐观,宇文景又虎视眈眈,我们不能在宁州拖下去,应该尽快和北蛮停战,一起对抗桑南,然后向京都进军。我们也可以和北蛮人谈条件,让全天下都知道,是宇文景勾结外敌,引兵入境。三年前也是宇文景勾结独孤靖,掀起腥风血雨,只有独孤靖的证词,才能做实宇文景的罪名。”
“我知道!”谢珏淡淡说,“可我不愿意!”
理智会告诉你,什么是对,什么的错,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情,是非黑白,对错利弊,可情感会告诉你,明知道那是对的,你也不愿意!
凤妤心口微窒,她聪慧,又敏感,早就看出来那一场灭门灾祸对谢珏而言,毁灭性比更高,几乎打碎了过去一心为民,戍边守疆的二哥。谢珣的伤心,绝望有一个排泄的渠道,有她相伴。又经历过扬州一事后,大彻大悟,谢珣能够渐渐走出阴影,可二哥走不出来。
慧极必伤!
凤妤心疼,却不强迫,“二哥,我听你的。”
“你会不会觉得二哥冷漠无情,明明和谈就好,没有伤亡,能迅速支援江南,偏偏要和北蛮在这里耗下去,耽误时机,还会死伤无数。”
独孤靖要和谈,谢珏甚至不敢和方楚宁谈。
他想,方楚宁和凤妤应该是一样的想法。
让独孤靖证实宇文景的罪,让宇文景彻底失去民心,稳定江南后,他们就可以进军京都,宇文景这样的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