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凤妤离开了京都,凤长青和苏月娇早就预料到这一点,早早送走了凤妤。凤家姐妹感情深厚,凤姝为了这妹妹,定会屈服。
后来凤姝在相国寺守丧,宇文景用凤家的命要挟凤姝成功后,就不再在意凤妤。
甚至他知道凤妤在西州开荒垦田,推行农桑,拿下盐铁司,阻断了桑南和西州铁矿的交易,他也没放在心上,以为她是在执行谢珏的政策,没有凤妤,也会有旁人。
直到扬州疫病,谢珣和凤妤为了救治百姓,得到江南百姓的拥戴,凤妤还带走了苏家商行一半的钱财,让宇文景扑了一场空,也损失了林晟这名大将。
自那时起,宇文景就没想过要放过凤妤。
他要杀谢珣和谢珏,难上加难,谢珣武功盖世,谢珏身边能人众多,凤妤常年在西州,身边也有一群人在保护她,极难下手。
可凤妤管庶务,免不了要和百姓们一起上山,下山,一起下田地,只要出城就有机会,宇文景为了活抓凤妤,一年前就命令陈墨在暗中准备,先后派了十名锦衣卫假装百姓进到西州定居,监控城主府。
他们收集,并记录着凤妤大大小小的事,何时用膳,喜欢吃什么,何时出城,为何出城,走哪条路等等。渐渐地分析规律,耐心收集分析情报一年,在韩子期突袭西州时,城内的锦衣卫浑水摸鱼,打算掳走凤妤,可没想到西州悍匪齐心协力,守卫西州,他们丧失掳走凤妤最好的机会。
这一次桑南和北蛮同时起兵,南北战场都打得热火朝天,宇文景一开始计划着中州兵马来打十二州,恢复十二州国土,让北蛮大军牵制谢珣,谁知道方楚宁阳奉阴违,大帅抗命,让方楚宁带兵马驰援北蛮。
兰州州府竟也胆大包天,抗旨不遵,拦住桑南大军,兰州州府早就在北蛮起兵时就接到朝廷密令,要求他放桑南大军过境。
他的确放了韩子期一万兵马突袭西州,却又不知道城内发生什么,抗旨不遵拦住了桑南十六万大军。
大帅也就有了名正言顺,出兵抗敌的理由。
若是桑南大军直接过了兰州,攻打胶州,方大帅再出兵就是抗旨了。宇文景计划落空后,渐失耐心,只能让陈墨亲自来西州,活抓凤妤。
一年前,他派锦衣卫进西州时的命令是,活抓凤妤,若是到了逼不得已时,可以就地格杀。
可如今,他要抓活的。
凤妤是他的保命符了。
所以,凤妤不能死,也不能逃,必须要活着被带进京都。
第475章 自救
凤妤昏昏沉沉醒来,已在马车上,她很清楚地在知道陈墨给她的水里有迷药,可她不能不喝,三天滴水不进,在饿死渴死和昏迷间,她果断选择活着。很小她就明白一件事,人只有活着,才有希望,死了就什么都没有。
这一次仍是被五花大绑,陈墨对她的戒备极深,并不会因她是柔弱少女而疏忽,锦衣卫果然警惕,靠花言巧语是没用的,当年她能用花言巧语骗过老鸨是因为她年幼,柔弱,没有人会忌惮一个孩子。如今世人都知道她是苏家商行的主人,身体柔弱,却足智多谋,陈墨不会信她。
陈墨此人,并无弱点,当年她在宫中被人陷害时就派人调查过宫中所有人,也调查过这个陈墨。
无父无母,无妻无儿,凤妤都不知道当初宇文景是靠什么收服陈墨,锦衣卫指挥使是帝王的带刀侍卫。可陈墨在建明帝活着时就效忠宇文景,说明宇文景收服了他。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柳州快到了,只能碰碰运气!
一行人很快就到柳州,到了柳州,离开京都就只剩下五日的路程,凤妤知道自己想要逃跑的机会不多了。
锦衣卫午后到柳州,陈墨原本想直接过柳州,不需要停顿,可凤妤病了,高热不退,陈墨也知道凤妤身体孱弱,时常生病,他就听宇文景嘲讽过凤妤幼年时是药罐子,动不动就病得出不了门,竟能活到成年,全靠苏家的金山银山买珍稀药材吊着命,寻常百姓早就不知道死了多少回。
她自幼就有相国寺的妙云师父断过活不过十八。若是病死在途中,他也吃不了兜着走,陈墨只好带凤妤求医。
凤妤烧得昏沉,到医馆时有些神志不清,这已是朝廷地盘,锦衣卫亮了腰牌就把医馆里所有的病人全部赶走。
医馆里的大夫颇有微词,陈墨冷眸一扫,锦衣卫拔刀,寒芒掠过,大夫出了一身冷汗。
整座医馆被锦衣卫把持。
陈墨说,“把她治好,治不好,拿你的头来换!”
凤妤从小体弱多病,具体是什么病症,没有大夫说得清楚,天气冷了,她会起热,天气热了,她会中暑,隔三差五就会生病,一病就来势汹汹,有殒命之相。凤家的确用无数珍稀药材吊着她的命,苏明曾经跑遍各地为凤妤寻药,为此还去过桑南,求过大祭司赐保命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