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婚后咸鱼美人拿了反派剧本(337)

宁州打一年,燕阳穷十年,并非戏言。

铁骑和北蛮打这么多年,靠燕阳全境供应辎重,如今要怎么办?他们要盘踞宁州,只能活活饿死,若是北蛮来袭,铁骑要抵抗北蛮,不仅要粮草,还要战马,铠甲,兵器,他们要怎么办?

这是摆在谢珏案桌前,最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他们不能带着铁骑盘踞宁州,否则毫无出路!

谢珏和谢珣摊开燕阳地图,把整个西北全圈到地盘来,以漠北山峦为界,燕阳一分为二。

分裂国土,是谢珏和谢珣最不想做的事,他们要复仇,却不想百姓陷于战乱,可若他们带着铁骑盘踞宁州,他们就是燕阳和北蛮的夹心饼干,活活饿死在宁州,他们要寻求新的出路。

这是一场苦战,他要不费一兵一卒拿下这些城池,颇有难度,在这场苦战前,他们要保证铁骑能活下来。

如今出兵西北,只能饿死几十万将士,摆在他们面前最迫切的是生存问题。

“我有一个不太成熟的想法,你们能听听吗?”凤妤说。

她一直静静地听谢珣和谢珏兄弟在分析局势,兄弟两人有争论,也有解决方案,始终都不是很完美。

宁州的粮草还能保证铁骑半年的生存,半年后呢?

半年内,他们能打进京都吗?

有大帅和方楚宁在,不可能的!

燕阳的鱼米之乡在江南,他们能带铁骑去江南吗?也不能,江南是大帅驻地,根深枝茂,无法撼动,他们到江南人生地不熟,很难立足。

凤妤一直活在凤姝的庇佑下,谢珏很难注意到她,数次见面鲜有交谈,谢珣却知道三姑娘深浅,“你说!”

凤妤说,“十二州的锦州,黄州和西洲虽流寇很多,土地却很富饶,我看过十二州地志,也看过外祖父的手札。十多年前,这三洲物产丰富,盛产小麦和黍米,玉米。黍米能抗旱,能酿酒,产量虽不高,但是周期很短。西北干旱年多,百姓多种黍米应急,后来小麦高产,黍米渐渐很少有人种植。宁州如今缺粮,宁州到锦州,黄州,西洲能不能修一条粮道。这几天我一直在研究宁州到西洲的路况,多是山路,行军要半月有余,绕山修道……”

凤妤在地图上划出一条道来,“绕过西山,华山和北河,这条粮道快马行军,三天可到。除了锦州,黄州和西洲大量人口流失,西洲更是一座空城,到处都是荒地,无人耕种,若我们派兵耕田,种植应急的黍米和产量高的小麦,黍米只要两旬就能收割,只要没有天灾,我算过产量,应该能提供宁州半数以上的军粮。”

凤妤顿了顿,缓缓说,“百姓其实不在乎谁登基为帝,他们的心愿很小,就是吃饱穿暖,全家不饿。哪里能吃饱,他们就去哪里,等三洲渐渐平定,人员流入后,大军再耕另外一座城,以此类推,当然,前提是燕阳分裂的消息不能传到北蛮,确保北蛮不会北上,我也想过……最坏的情况,五年内能完全供应军需,天公作美的话,三年即可。”

谢珏惊讶地看着这位弱不禁风,宛若菟丝花的三姑娘,他低头看着凤妤划出的粮道,再一次抬头时,已极是赞赏,“你怎么想到的?”

“二公子,我是生意人!”凤妤轻笑说,“两年前请人治理过以岭庄的农灾,怕他们欺上瞒下,我亲自跑了一趟,跟着老农在田地里跑了两个月,我对物产多少有点了解。只是,我没去过十二州,只能纸上谈兵。所以,我要亲自跑一趟。”

第266章 吵架

凤妤找到谢珣时,他坐在盐城屋顶上喝酒,她说要去十二州后,谢珣离开书房,不再参与讨论。凤妤和谢珏在书房里详细讨论将近两个时辰,越往后凤妤就越心不在焉,谢珏反而精神亢奋,想和她促膝长谈出三五年计划,察觉到她分心后,讲究效率的二公子打发凤妤去来找谢珣。

暖阳偷偷告状,“主子喝了一坛酒。”

凤妤蹙眉,谢珣伤重,还未养好,大夫交代过要禁酒。盐城已属北边地界,喜烈酒。凤妤尝过几口高粱酒,口感极烈。

她仰头看着谢珣,谢珣身穿玄衣,融于夜色,清清冷冷地坐着屋顶上,浸着月光,比月光还清冷,显得格外孤独,凤妤心口微窒。

她刚爬上梯子时,秋香就急了,在下面说,“小侯爷,您下来吧,我家姑娘从小到大都没爬过屋顶,摔着您不心疼啊。”

谢珣无动于衷,秋香还想说什么,被春露拉着,凤妤小心翼翼地爬上来,她真怕失足摔下。谢珣却极是冷漠,只在凤妤看不见时,余光扫了过来,凤妤有惊无险地爬上来,坐在他身边。

“生气了?”

安知晓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