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姝屈膝行礼,“臣女婚后愿随谢璋一起去十二州平定流寇,为殿下分忧。”
太子眼瞳一缩,阴鸷一掠而过,笑意渐渐散在眉目中,他轻笑说,“二姑娘高义,孤静候佳音。”
他伸手,虚扶凤姝,凤姝比他快一步起身,太子含笑说,“二姑娘和大公子的婚期定在哪一日?”
“六月初六。”
“郎才女貌,天作之合,孤等着喝你们的喜酒。”
“谢殿下!”
谢璋站在不远处,静静地看着太子和凤姝,身边仅跟一名亲兵,他一袭月白锦袍,挺拔如松地站在茵茵绿草中,芝兰玉树。似知道太子和凤姝有话要说,并未走近,凤姝看到谢璋后,辞别太子,朝谢璋走过来。
一开始步履还算稳重,走着走着控制不住雀跃的心情,跑向谢璋。太子定定地看着她的背影,看着她勾起谢璋的手,也不知道说了什么,谢璋含笑俯身去听,温柔缠绵,太子只看一眼,转身离去。他转身后,谢璋余光看向太子的背影,眉梢微冷。
“哥哥,你在看什么?”凤姝柔声问。
谢璋握住她的手,“哥哥带你去放风筝。”
“好啊!”凤姝主动和他谈起十二州的事,“十二州巡抚和各城州府应该是分赃不均起了内讧,巡抚一纸状书告到御前。太子刚刚问起十二州的矿石流向,想要铁骑去镇压十二州的流寇。”
“流寇问题是要解决。”谢璋沉吟说,“和谈后我们回宁州驻防,边境彻底平定后,我会安排几名将军带兵剿匪。”
谢璋不管和谈的事,可今年军务计划早就做完,下半年的重心就是剿匪和减兵。剿匪是为了燕阳百姓能安居乐业,天下无匪。
“多久能平定流寇?”
谢璋想了想,“年内吧!”
凤姝大喜,年内平定流寇,十二州风调雨顺,减兵后有壮丁常居十二州,他假以时日,定会恢复十年前的热闹景象。
“十二州的问题别太忧心,等平定流寇后,让听风去处理,他会处置妥当。”谢璋点到即止,这些事他心有丘壑,早有定数。
凤姝大安,“好,我听哥哥的。”
“以后我们远离京都,定居宁州。”谢璋抚着她的脸,“好不好?”
“好!”
镇北侯和他也谈过了,等婚后谢璋和凤姝定居宁州,不管朝中发生什么事,谢璋一步都不会离开宁州,逢年过节也不会再回京。侯府从谢璋起,从京都迁往宁州。
几个孩子都会定居宁州,侯爷和几位夫人在京为质,平衡朝局。
西岩山中,凉风阵阵。
谢珏敏锐地感觉到危险,方楚宁全神贯注,严阵以待,影卫没有鸟兽声示警,谢珏和方楚宁在茂密的枝叶里,视野广阔,已看到独孤靖和北蛮人。除了北蛮一行六人外,还有一队蒙面黑衣人,方楚宁清点人数。
独孤靖和北蛮六人,蒙面黑衣人有十八人。他们已诛杀九人,谢珏和方楚宁都没想到锦衣卫和禁军竟会留这么多人在西岩山里。
九人被诛杀,锦衣卫和禁军定是人心惶惶。领头人做了很正确的决定,锦衣卫和禁军走在一起,不再给谢珏,方楚宁单杀的机会。若是再派人几人探路,有去无回,战力不断减弱,最终会被谢珏逐一击破。
方楚宁暗忖,这就是西岩山里,所有的力量吗?
几人屏住呼吸,林间只有脚步声,独孤靖已在失控边缘,越想要找到谢珏,越是毫无头绪。
方楚宁抓过谢珏的手,在他掌心写了字。
第206章 节哀
谢珏眯起眼睛,方楚宁竖起食指贴着唇边,鸦雀无声。独孤靖和北蛮人骂骂咧咧走过树下。
所有人的心都悬起来,方楚宁紧抓着剑柄,蓄势待发。
倏然,寒芒掠过,只听到一道低沉寒凉的声音掠过林间,“二公子,猎杀时刻,该现身了!”
话音落,寒芒直冲云霄,三支箭矢夹着戾气,直冲茂密的枝叶而来,方楚宁单手抓着枝干,长剑掠出,砍断箭矢。
“你们果然藏身于此,杀!”那道声音再一次响起,锦衣卫和禁军齐齐拔刀,独孤靖弯刀拔出,朝方楚宁砍来。
三名影卫和陈凛也现身,瞬间和锦衣卫,禁军撞到一起,谢珏坐于树枝,警惕暗箭来袭。
那是一场绞杀!
一二三配合最是默契,瞬间杀了四人,刀光剑影,漫天血雾,谢珏在高处看得一清二楚。目光随着方楚宁而动,方楚宁特意把独孤靖引开。谢珏耳边只有刀刃碰撞和闷哼声,独孤靖挑的北蛮人矫健而凶猛,且他们身穿红甲,寻常兵器很难伤到他们。
锦衣卫和禁军围攻一二三和陈凛,四人多多少少都挂了彩。方楚宁比一二三更显狼狈点,他要单挑独孤靖和三名北蛮人。独孤靖单挑谁都受不了,更何况又加了三名北蛮人,幸运的是,这是西岩山,不管是地形地势,方楚宁比独孤靖和北蛮人更熟悉,他能灵活地穿梭于林中,借树木,荆棘和各种地形来瓦解独孤靖的攻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