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宠爱长公主的先帝被烧死宫中,皇后殉葬,太子崩逝,虽仍是宇文朝的江山,方夫人的地位也一落千丈,李家的报复也随之而来。
方夫人孤身一人,对抗整个家族,那时的宇文皇室可不会给她撑腰,方夫人一度曾经被李家逼得精神崩溃,苦不堪言。可她一字都不曾向远在江南的大帅诉苦,或许在心底早就认定了,在她和李家的争斗中,大帅永远都会偏帮李家,连妹妹都嫁了,毕竟是姻亲呢?多么讽刺啊!
镇北侯夫人实在看不过去,联合方夫人的手帕交为她撑腰,且全是武将夫人,方夫人的处境才渐渐好起来,李家可不敢得罪如日中天的镇北侯。
在长达二十年与李氏的恩怨中,方夫人早就恨透了他们家,甚至连带着也不喜方家姑娘生的孩子,不允许方楚宁和方玲君与他们来往,因此方家兄妹和李家的表兄弟们感情都很淡。
方夫人轻声说,“我和你父亲早就该和离,在宇文朝时迫于无奈,我的身份,他的身份都不允许我们和离结仇,如今新朝,母亲也没有任何压力。你也不必愧疚,这事与你无关。”
怎么会无关呢!
方楚宁垂眸,拳头在膝上紧紧地握着,指甲几乎刺到掌心里,他没想到母亲会突然和他提起这件事,他心疼母亲的同时,也想起了幼年时许多事。
其实,他在八岁那年就知道自己的出生对父亲而言是非常耻辱和难以接受的事情,也知道为什么父亲从小就不喜欢自己。
第961章 解释
方楚宁三岁开蒙,四岁习武,都是大帅手把手教养,课业非常多,除了在国子监读书,回家还要接受大帅的课业安排,方楚宁每日都要读书习武到子时,天不亮就要起来温习,在这样严苛的条件下,他比寻常孩子都要早熟,也能敏感地察觉到父亲对他过于严厉,旁人都说严师出高徒,族中的叔叔也告诉他,他们年轻时都是这样被爷爷操练,方楚宁也就释怀,可不管他做的再好也得不到父亲一个夸奖,方楚宁隐约觉得父亲不喜欢自己,可为什么?他还不够努力吗?他的课业在国子监排第一,武学也是第一,父亲所要求的事他都能做到,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不讨父亲喜欢。
大人们的恩怨,自然会波及到孩子,方夫人和李家闹得不可开交,各家孩子也都看在眼底,氏族家规矩很严,极少在孩子面前说大人是非,因此方楚宁在国子监是听不到别人议论,一直到他和李家长房的兄弟交恶。
方家和李家既是姻亲,却又不走动,孩子们自然也会好奇,方夫人连二房的孩子都不愿让方楚宁结交,杜绝一切和李家交集的机会,也叮嘱方楚宁不要和李家长房的人在国子监发生冲突,远远避开就行,李家人多势众,她怕儿子吃亏。
方楚宁虽自幼被严苛教养,性子却开朗活泼,人缘极好,氏族这辈子的嫡长几乎都喜欢和他做朋友,他在国子监众星捧月,他不喜欢的人,自然会被孤立,李家长子就和方楚宁发生不愉快,在一起骑射输给方楚宁后破口大骂连着方夫人一起骂,惹怒了方楚宁,方楚宁不允许任何人羞辱自己的母亲,挥动拳头就打。
也在那一次冲突中,李家长子告诉他,方夫人仗着身份抢人夫婿,逼死他的姑姑,他是父母最大的耻辱等等。
方楚宁如遭雷击,一时失手差点把李思的眼睛打瞎,因这事被大帅鞭仗,大帅询问缘由,方楚宁只是狠狠地盯着他,眼神宛若凶恶的小兽,沉默地挨了打,大帅想要带方楚宁负荆请罪,方楚宁死活不肯,方夫人也出面阻拦,后来是大帅代替儿子去李家道歉,怎么解决让李家满意,方楚宁太过年幼没有深究。
这事过后,方楚宁就派人去调查父母和李家姑娘的事情,渐渐的也查出真相,刚知道真相时方楚宁颓废过一段时间。他本以为父亲对他只是严厉,没想到是憎恨,若是没有他,或许一切悲剧都不会发生,原来父母之间还有过那样悲惨的往事,这事对方楚宁打击很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自我放逐,是谢珏无声的陪伴把他拉回来,也是那时谢珏说,等他们长大后就一起去宁州吧。
方楚宁才生了斗志,拚命习武,想着将来去了宁州,再也不回来,从那以后他甚至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他渴望得到大帅的认同,让大帅知道,他不会辜负方家嫡长的身份,不会成为他的耻辱,他会做到父亲对他所有的要求,也能盼着父亲有一天能真正的认同自己。
他也心疼自己的母亲,在皇权倾轧下无能为力,所有的悲剧都不是人力能阻拦的,他为人子女,只能默默地消化心中的苦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