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略有些遗憾,为什么二妹家生的也是闺女,还比她提前了好些天生,翟家长孙女的地位都给二妹家的占去了。
不管在哪,第一个孩子都是比较重要的。
但可能是因为他跟婆婆还有一层姑侄关系吧,哪怕二妹家生的是长孙女,婆婆对俩孩子都是一视同仁,这让他心里好过不少。
而陈盼妹却是略微有些失望地,怎么着他生的都是翟家第一个孙女,婆婆不应该多给点好处?
可看看闺女脖子上挂着的平安锁,自己吃的补气血的药丸子,还有婆婆送的一根银簪子,陈盼妹又觉得幸福起来。
村里哪个女婿,能过他这种日子?就是村长家的大女婿,生了女娃都得不到这些东西。
这样一想,些许的失望都烟消云散了。
李葳蕤可不知道家里两个女婿的这些弯弯绕绕,事实上要她太在意两个女婿的想法也很难的,她一个做婆婆的,在这个时代跟女婿都要稍微保持点距离,又是半路穿越来的,穿越过后一直在外面跑,哪里能有太多情感牵绊?
她能做的,就是比照着这时代附近婆婆的做法,给关照两句孩子,再给点礼物就差不多了。那给女婿的银簪子,还是想着家里没夫郎,她做婆婆就在这找补下,好让女婿别觉得没公爹照顾不开心就好。
她还提前问要不要找娘家爹来伺候呢,要的话到时候也给个半两银子带个礼物就差不多了。
只是陈盼妹却早早地拒绝了,她跟娘家人感情并不好,听他的名字,就知道家里有多重女轻男,陈盼妹在家没得到半点儿温情,也不像她其他哥哥妹妹那样愚孝,结婚后她就一心放在自己小家上,逢年过节哪怕走礼,都不会给太丰富。
就是今年过年回娘家,李葳蕤都提前给两个女婿准备了回家厚礼,他其实都留下了大半,是一点儿都不想便宜娘家人。
哪怕娘家人骂他两句他也不在乎,他怀孕了,跟翟有银感情也好,婆婆更是和蔼能干人,陈盼妹才不对娘家寄予不切实际的期待。
现如今他更是生下自己的孩子,有了孩子,他跟这个家是彻底连在一块,日子又这么好过,做什么要去请娘家人来照顾呢。
到时候没准谁照顾谁呢。
不过陈盼妹是不把这种心思摆在明面上的,他知道自己想法在这时代不受欢迎,明面上该做的面子还是做的,只是说家里爹要照顾大妹夫生的孩子不得空,就不要给娘家添麻烦了。
而陈家离得远,等她们知道他生娃了,匆匆赶来想伺候月子拿好处时,陈盼妹都可以下地了。
可把陈家爹心痛得不行,在房里直骂陈盼妹是个蠢的没良心,自己日子过好了都不惦记娘家人,越骂越上火,都忍不住动手了。
最后还是小孩子被吓到哇哇叫,把翟有银给吸引进去,当下就生气得不行。
那时候李葳蕤在外面了,等她知道这回事也很是生气,哪有在别人家这么嚣张的?打她女婿不够,吓哭她孙女不够,还把她送的平安锁和银簪子都顺手牵羊牵走?
李葳蕤当下就骂翟有银,女婿闺女都护不住,做啥人媳妇做啥娘啊。
翟有银很是委屈,“可那不是岳父吗……”
岳父又咋样?这姓翟不信陈!
李葳蕤就问陈盼妹了,他到底支不支持把平安锁和银簪子拿回来,要是支持,她立刻带人去石山村拿回来,要是不支持,那李葳蕤可就不管了,以后也别巴望她再送什么东西。
好东西都护不住,浪费她钱去肥别人?
李葳蕤不是说是那种见不到女婿补贴娘家的人,但是这种主动抢的亲家,她是极其厌恶的。
正常的亲家都干不出这种事!
陈盼妹内心当然是想要抢回来的,但是还是隐隐有些担心自己要是支持,婆婆事后会觉得自己冷心冷肺,表面上很是犹豫了会,还是仔细观察到婆婆的神色,又想想自他嫁过来之后婆婆的为人,特别是怀孕之后……
于是,陈盼妹选择勇敢赌一把,“我都听娘的。”
让他回娘家直接撕破脸是不行的,当下这个环境也不支持这么做,但是陈盼妹这样表态就够了。
而婆家人出面要回东西,却是可以理直气壮的。
因为在大昭国的既有思想看来,嫁出去的儿子泼出去的水,儿子出嫁后就是别人家的,娘家人都不及婆家人,儿子要是补贴娘家,婆家没意见还好,有意见的话那也是不行的,说出去也是会被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