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资料, 她曾给过容知县一份, 现在拿给苏太守, 一是因为他身为徐州太守,可以把这些办法在徐州全范围推广, 惠及更多百姓, 二也是给他送上一份大礼, 助他凭此获得更多政绩。
她至少要在徐州待三年, 和徐州太守打好关系,总是有利无弊。
“那耧车果真一天能播种几十亩?施肥后的土地果真一年能种两季粮食?”苏太守屏着呼吸问。
“果真。”谢亦云肯定地点头。
苏太守一口气吐出来, 忍不住站起, 在屋里来回地走:“好!好!好!”
先前知道平长县有铁矿, 他也高兴, 但不像这样喜上眉梢,难耐激动。
提高粮产, 千世伟功啊!
只要谢知县没说假话,他就能干出一番大事业,凭此功劳, 不说调离徐州,就是站到金銮殿上, 跻身一品大员之中,也是可以想一想的。
那么,谢知县说的是真话吗?
他在第一张纸上就看到了曲辕犁的图样,其效果有目共睹,既然曲辕犁是真的,那么其它的也肯定是真的。
苏太守激动得满面潮红,把纸张递给魏从事:“你好好看看,按这上面的行事。”
魏从事双手捧起,连声应是。
谢亦云最后指向放在桌上的两罐茶叶:“这是我给太守送的第三份礼。”
她进门时提着两个罐子,苏太守和魏从事两人当时就好奇,只是她没说起,两人也不好问,这时终于能够光明正大地打量。
“谢知县,这里面装的什么?”魏从事开口问。
“好东西。”谢亦云微笑道,“聚宝盆,可聚来源源不绝的银钱。”
让下人拿来茶具,再烧好滚水,片刻之后,三杯茶就冲好了,谢亦云伸手示意,请两人品用。
苏太守把一杯茶喝完,感叹道:“果然是聚宝盆。”
茶叶的价值,他当然看得出来。
他看向谢亦云,眼中赞赏、感慨、羡慕、惋惜各种情绪混杂在一起。
谢知县出身的一枝虽然不是谢家嫡枝,但出了谢知县这样一个能人,眼看这枝就要起来了,将来的风头,压过嫡枝也未可知。
先不说谢知县立下的功劳,只凭这茶叶,就像谢知县说的,可聚来滚滚财源。
真让人羡慕啊,也让人恨不得抢夺过来。
这要是一个背景稍弱的人,都守不住这个聚宝盆,但谢知县背靠顶级世家,即使皇上,也不能下手。
想到这里,苏太守不由得叹息。
可惜可惜,茶叶出在他徐州,他本可以想法分得几分利润,可惜是谢知县拿出来的,他就只能干看着了。
正在心里惋惜,听得谢亦云问他:“太守可有兴趣做茶叶生意?”
苏太守不敢置信:“你是说……”
“我可以给太守提供茶叶,由太守卖出去,卖到哪里,定价多少,我都不管。”
这是谢亦云早就想好的,她想垄断全国的茶叶生意,但又不能贪心地想赚下所有的钱。
一是人力和精力有限,到时候顾不过来,反而误事,二是招人眼红,即使她有世家做靠山,但巨大的利润足以让人铤而走险。
倒不如把利益分出去一些,大头还是在她这里,而所有从茶叶上获得利益的人,都是她的同盟,必定和她一起维护茶叶生意不被人破坏。
分出利益的方法,她和俞县丞商量之后,决定在每州指定一个人,自己管生产,那个人就管卖。
这样自己能够全身心投入生产,不用考虑其它,而那个人也不需要到处找货,货卖完后就到固定地点去拿,如此两方都轻松许多。
她的茶叶不愁卖,每州指定的一个人,不亚于是接到天上掉下的馅饼,并且是大馅饼。
徐州的这个人,就是苏太守了。
苏太守听到谢亦云的话,喜出望外,谢知县送的这第三份礼,真是泼天的富贵啊。
“三年。”谢亦云道,“以三年为期,三年之后,我们再谈。”
苏太守微微失望,他想做五年、八年呢,十年、二十年最好,不过一转念,三年就能赚到很多很多钱,或许比他前几十年赚的都多,又高兴起来。
“依谢知县所说,我们把茶叶卖到别的州去,扬州、云州……也可以?”魏从事在一旁插言。
扬州和云州紧靠徐州,他有亲族在这两个州。
“可以。”谢亦云干脆回答。
她在那两个州也要选出人来,只要魏从事干得过他们,当然可以。良性竞争嘛,有好处,不必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