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也有一些,颇有基础,原先就在别的学堂念书,或者家里的大人亲自教着。后来她开了学堂,请到许多有学问的先生,其中不乏举人、秀才,文先生还是进士,都是徐州难得请到的良师,再加上她神仙的名声,这些人就被父母送到了她的学堂来。
这些学生学习一年,其中成绩优异的应该可以给她干活了吧?
“有一百一十三个。”俞县丞瞬间领会她的言下之意,讶异地扬起剑眉,“可是他们都很年轻,最大的也才二十一岁,又没有管理县城的经验。”
莫说管理县城,就是一个村子,这些学生也没管过。
谢亦云不在意:“没经验不要紧,一边做一边学。”
年轻人嘛,有干劲,有理想,还没被官场上的污浊侵染,心中怀着为国为民的情怀,他们来当知县,比俞县丞先前提议的,从县衙官吏里勉强挑些人顶上强多了。
至于经验,谁不是从头开始的呢?哪个不是从实践里学来的经验?
谢亦云下了决定:“就从这一百一十三个人里面,选出十二个来担任知县。”
“二月初六考试,依考试成绩选拔。”
俞县丞答应,顿了一下,问:“这些人里有六十四个女学生,也参加考试?”
谢亦云“呵”了一声:“难道她们不能考?我学堂里的学生,从来男女同等对待,学是一样学,考也是一样考,怎么这次她们就不能一起考了?”
俞县丞有点窘迫。
他并没有轻视女子的意思,一年多来,他看着女子进工厂、上学堂,看着平阳县各行各业上都多了女子的身影,甚至当初云夫人掌兵还是他一力促成,他早知男子不见得比女子强,男子能干的事,女子也能干。
可是,以前不管女子干什么,都没有涉足官场,他可以预见到,女子为官将会引起士族、文人怎样的抵制。
俞县丞向谢亦云解释他的顾虑。
其实不用他解释,谢亦云也清楚。
在那些人的眼里心里,这个世界的主宰是男子。他们可以偶尔让步,稍稍纵容一下女子,让她们进学堂念书,让她们和男子争抢工作。但政治领域是他们男子的阵地,绝不容许女子踏入。
这是这个世间的规则,即使她是神仙那些人也不甘心退让。
可是这个规则,她是一定要打破的。
她怎能让将来的朝堂之上,只有男子?她怎能让云婉、何涵、和玉、秦婷这些帮助她,立下大功的女子,将来不能走上朝堂?
不,她不仅要让这些女子立在朝堂之上,还要按功行赏,让她们站在大臣们的最前列。
“女子为官的制度我是一定要推行下去的,日后我为帝王,选拔官员之时,不论男女,有能者上。”谢亦云断然道,“先在徐州推行,以后天下皆如此。”
徐州是她人气最高的地方,也是她掌控最牢的地方,在这里,她陈列有二十万兵,若是这样她都退缩了,她都要瞧不起自己。
俞县丞看着她坚决的脸色,答应下来。
=
二月初一,平阳学堂里贴出一张告示,一百一十三个学生学习优异,准予二月初八毕业。
按照进学堂时的约定,他们将为县太爷工作三年,二月初八将通知他们工作的地点、内容。
告示上还写着,在毕业之前,这些学生要参加二月初六的毕业大考。
学生们围在告示前议论。
“毕业还要考试啊?是不是按考试成绩分配工作啊?”
“肯定是,不然考试干嘛?”
“这也没写考试内容,考什么啊?”
“当然是你学什么专业就考什么了。”
上课时间到了,学生散去,几个女学生走在人群的后面,她们都是今年要毕业的学生,一边走着,还在议论考试的事。
“先前也没说要考试,突然就要考试了,啊!我要赶紧去复习功课,要是考差了,我爹可要骂我的。”
“我也要去看书。哎,荣荣,你就不用担心了,你的成绩那样好。”
那被叫做“荣荣”的女子抬着头,眉目灵动,略显羞涩地一笑:“大家成绩都好啊,这要毕业的,都是学堂里成绩好的。大家不用担忧,告示上都说了我们学习优异,想来这次考试,也只是毕业要走的一个程序。”
女孩子们一听,觉得很有道理。
她们可都是学堂里的佼佼者,第一批毕业的,难道还怕了一次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