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心里的高兴,比五郎、六郎更甚,不过是事还未成,不可得意忘形,强忍着罢了。
另一辆马车上,大老爷、三老爷、谢大郎坐在一起,听着马车外满街“我们县太爷胜了”的呼声,大老爷笑道:“七郎竟成了全徐州的县太爷了。”
这里可不是平阳县,离着平阳县还有一段距离,可这里的人都称呼七郎为“我们县太爷”。
谢大郎:“七弟已得民心。”
“七郎大军在握,占据徐州,一旦时机到来就可出征天下,那个位子,指日可待。”大老爷道,“有一件事,三弟,你要即刻去办。”
三老爷:“什么事?”
大老爷:“七郎今年二十二岁,早该成家,他如今要做大事,更需要夫人在内宅中为他结交各将军、大人的妻子,你和弟媳要赶紧给他定下一门亲事,最好在今年上半年就成亲……”
说到这里,他忽然发现他三弟脸色不对,似乎不情愿,又有点心虚,不由得奇道:“三弟,你怎么了?”
三老爷摆手:“没什么。”
大老爷狐疑地打量他。
三老爷:“真没什么。”
=
正月十八日下午,平阳县诸人不约而同齐聚县衙,坐等前线的消息。
第105章
平阳县衙议事厅, 墙上挂着徐州地图,谢三郎对着地图从南至北,一个一个的县城说起, 各个县城的县令是谁,有什么背景,县城里有哪些主要势力, 这些势力之间有何纠缠关系等等, 一一说给谢亦云听。
谢亦云听得敬佩不已, 她三堂兄的情报工作做得真是又细又全。
谢三郎每说完一个县城, 俞县丞就做补充, 他说的侧重点在县城的土地、人口、特色等等。
整个徐州八九十个县城,俞县丞如数家珍, 虽放了记录在手边, 却没翻一下, 信口说来, 中间都没怎么停顿。
正说着,夏主簿抱着一叠文书进来, 谢亦云看他一眼, 也没在意。
议事厅是县衙里最大的房间, 县衙的几人常常把事情拿到这里来处理。
夏主簿坐在桌前批文书, 眼睛一边偷偷地瞄着这边,竖起耳朵听三人说话。
谢三郎:“这位知县贪婪成性, 私下里霸占了县城不少土地。他的妻子有一个庶出的妹妹,是易大将军的侍妾,因为这层关系, 他和易大将军走得很近。”
谢亦云:“俞县丞你把这个知县的罪证整理好,作为罢免他的凭证。”
俞县丞:“是。”
谢亦云:“你先考虑一下, 由谁来填补这个知县的空缺。”
俞县丞:“是。”
三人接着说下一个县城。
夏主簿听得双眼发亮。
县太爷对何将军打太子很有信心啊,都在筹划接管徐州后的人事任免了。
过了一会,孟助理拿着一张清单过来,进屋后径直走到夏主簿旁边,坐下拿笔在清单上修改。
又过一会,古司稿来了,再过一会,和玉和齐大夫结伴来了,秦婷来了,谢二、四郎来了,何大将军来了……陆陆续续地,谢亦云集团里的核心人物差不多到齐了。
他们还都不是来闲着的,各自都有事做,安静地围着会议桌坐着,埋头处理工作,看上去十分忙碌。
夏主簿来时,谢亦云没在意,孟助理进来时,她也没多想,但古司稿来的时候,她有点回过味来了。
等人差不多来全了,她让俞县丞和谢三郎停下,笑道:“我们换个地方,别打扰了大家工作。”说着率先往门外走。
众人:“……”
夏主簿急了,这怎么行?
他是打听到谢三郎在这儿,特意寻过来,等着听前线战斗的结果的,县太爷和谢三郎走了,他不是白来了吗?
夏主簿站起来,犹豫着是否要跟上去。
他身边的孟助理已经笑起来:“县太爷玩笑,明知我们的来意。”
谢亦云转身,往桌子这边走,声音里带着笑意:“我可不知道,你们什么来意?”
话刚刚说完,就听得门外谢三郎的护卫喊:“三少爷,七少爷,来信了!”
坐着的人都齐齐站起,朝门口望。
护卫跑进来,把一个竹筒交给谢三郎,谢三郎拿起先仔细地检查一遍,确定封口完整,没被人动过手脚,再揭开封口,从竹筒里倒出一张小纸条,递给谢亦云。
在众人的注目之下,谢亦云展开纸条,目光一扫,脸上露出喜色:“胜了!”
虽然知道必胜,可在胜利的消息来时,她还是止不住地兴奋,“何将军大胜,太子和易大将军逃出徐州,何将军收降兵五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