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小点,别惊动人,引来吴朝兵。”
“来了也不怕,我们十八万人呢,他们全部来也才十万。”
“那不行,我们还没抢到东西呢,等抢到东西了再和他们打不迟。”
“也是,那我们小点声。”
厉国兵挪开山洞口的石头,从里面出来,由三个人在前带路往山下走。
就是这三个人,二十几天前发现山洞里的这条路,他们顺着路走出来,走到了山脚下,然后又原路返回,把他们出去时挪开的一块石头又挪回来,以免被吴朝兵发现这个山洞。
随后他们回到自己族里报信。
他们的部族很小,不敢深入徐州,于是把这件事告诉了其他族,最后大大小小的部族联合起来,聚齐了十八万人,一起来到了这里。
十八万厉国兵很顺利地走到了山下。
眼前是一片荒地,杳无人烟。
这两年徐州的许多荒地都被开垦出来,但这里临近边线,又在山下,时有野兽下来,因此这里的荒地暂时还未开垦,附近都没有人家。
厉国兵浩浩荡荡地往前走。
走到一处,路的两边都是沟壑。
几个族长朝那些沟壑望了望。
若是往日,他们自然会探查过后再通过,但这里明显是没人的荒地,且他们来得神不知鬼不觉,吴朝边兵不可能事先在这里埋伏。
他们不必在这里浪费时间。
何况两边的沟壑离他们有两百多步远,即使那里面藏着人,那些人从沟壑里跳出来,再跑过来的时间里,也足够他们做好迎战的准备。
不过他们还是提醒族人:“小心沟里藏着人,把手里的兵器拿好。”
厉国兵都不以为意。
“这么远,箭射不过来,如果只有几十步倒是要小心点,怕有人躲在里面射箭。”
“怎么会有人?吴朝兵都不知道我们来了。”
族长们也是这样想,于是任他们说,没开口制止。
行到路的中途,异变陡生。
从那些他们没有在意的沟壑里,无数的箭射出来,呼啸而来,发出尖锐的声音,落入了他们的队伍中。
许多厉国兵倒下。
那箭毫不停歇,一轮一轮地射过来,扎入他们的身体。
特别是在队伍的首尾,箭矢密集如织,倒下的尸体堆积成了阻碍,厉国兵被阻在路的中间,一时进退不得。
他们带来的马匹被惊,在路上横冲直撞,踩死不少人。
族长们顾不得惊讶为何离着两百多步箭还能射过来,嘶声喊叫:“冲过去!”
冲过这片沟壑地带,他们就有了还手的余地。
一阵兵荒马乱后,厉国兵终于越过尸体,冒着箭雨,冲过了这片沟壑。
面前是排成阵型的吴朝兵,挡住他们的去路。
这些吴朝兵先前躲在沟壑里,见他们要冲过去了,就从沟壑的尽头出来,正好拦住他们,排在前头的两排吴朝兵还在不停地射箭。
直到他们快到近前,射箭的吴朝兵才停下,向两边闪开,让出后面持着刀剑的兵。
族长们估计了一下两边的人数,他们这边刚刚折损了差不多两万多人,还是比对方的人多,心下一松。
再一转眼,看见站在队伍中间的一些人,衣裳装配和见惯的边兵不同,他们手中的刀剑看上去格外锋利,心中不由得又是一凛。
但这时来不及多想,尤其是刚才死去那么多族中的勇士,他们满怀悲愤,红着眼大叫:“杀啊!给我们战死的勇士报仇!”
厉国兵跟着大叫:“报仇!杀啊!”冲过来和吴朝兵短兵相接。
他们发了狠心,要杀光眼前的吴朝兵。
他们和边兵交手多次,对边兵的实力很了解,虽然今天边兵不知从哪儿弄了一些神弓来,但现在神弓不能发挥作用了,他们凭借人数优势,一定能大败吴朝兵。
甫一交手,族长们就发觉异常。
他们骑在马上,在战场之外,看得分明,那些装备和边兵不同的人,手中的刀剑不可思议的锋利,他们这边人的兵器一碰上就断了。
失了兵器,结果可想而知。
而且这些人的阵型非常灵活,明明是他们几个人围攻一个人,这些人依靠阵型变换,互相配合,愣是让他们占不到便宜。
其中几个族长想起了九年前,一个小姑娘,云婉,收集残兵,追上他们获胜的大军,就是用那变幻万千的阵型,以少胜多,杀死了他们一万来人。
从此云婉的名字深深地印入他们的脑海里,提起云婉,厉国兵都要色变。